十年,一座城市的温暖之约

我们该如何定义一份真挚而不求回报的爱?或许,这3653个日夜的“爱心陪伴”,会带给你一份坚定的答案。

这是一场长达十年的深情告白,空巢老人和志愿者从这份爱心陪伴中体会到胜似亲情的美好。

这是一场长达十年的涓滴浸润,文明青岛的城市名片多了一个叫作“爱心陪伴”的温暖注脚。

从十年前的那次召唤开始,“青岛爱心陪伴”大型公益平台向全市乃至全国热衷公益的市民网友发出了邀请,这份关于“陪伴”的承诺践行十年,从未停歇。全市3.6万空巢老人的心房被爱心充盈着,家是空的,心却暖了。

一次心手相牵的真情陪伴  

他们,是我们身边熟悉的“陌生人”。在青岛市204万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中,他们占据半数。或是没有子女,或是子女不在身边,他们渴望被人关注、与人交流,却往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空巢老人,这个人数日益增长的群体,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里、在农村的小院屋檐下,默默渴望着……

2013年3月7日,《青岛日报》刊发《爱心陪伴空巢老人大型公益活动启动 招募陪伴志愿者》新闻报道,一天时间内,近千人踊跃报名,空前的关注与热情如潮水般涌来。从此,“爱心陪伴”这股暖流在文明青岛的城市血脉中汩汩流淌,不曾停歇——

十年来,全市353支志愿服务团队、3万余名志愿者倾情加入,覆盖城乡社区的309处“爱心陪伴志愿服务基地”相继挂牌成立,3.6万空巢老人得到志愿者的温情陪伴。

时间从来不语,却默默记录一切。一张张藏在信封里的“最佳妈妈”奖状,一只只安神助眠的手工香包,一顿顿老人爱吃的鲅鱼饺子,一个个跃动着烛光的生日蛋糕……十年来,志愿者们用诚意满满的爱心,填充着老人们的空巢,更温暖了他们的心房。

一面面深情款款的锦旗,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一封封情深意切的手写信……对于志愿者而言,这是爱心付出得到最珍贵的馈赠。在多年的温情相伴下,空巢老人早已把志愿者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为了让志愿者张莉吃上一口热粽子,为了让病中的她早日康复,空巢老人们相约在寒风中等待、在病床前守护,那是父母对子女才有的疼惜。

即将入住敬老院的何仕津老人,为了和志愿者郑婷婷进行一个郑重的告别,连续三天前往郑婷婷驾驶的公交线路车站苦等,那是父母对子女才有的惦念。

一份持续创新的服务样本

我们始终坚信,在空巢老人渴望关爱的同时,社会爱心人士也需要一个表达爱、释放爱的公益平台。而如何建构一个循环、可持续的公益生态?作为全国首个由党媒发起、针对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公益平台,“青岛爱心陪伴”在成立之初就已明确平台的定位,从“0到10”的每一步,都迈得坚实有力。

十年来,“爱心陪伴”坚守作为党媒公益平台的职责使命,不断放大公益宣传声量,为文明青岛增添公益热度。平台秉持为志愿者赋能的宗旨,定期开展服务培训,连续九年开展年度公益评选,至今共有635个团队及个人获得表彰。通过平台推荐,已有超过20支“爱心陪伴”志愿团队获得全国、省、市敬老文明号,多位志愿者获评青岛市“文明市民”“青岛十大孝星”等,为岛城培育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公益力量。

十年来,“爱心陪伴”坚持创新平台型、生态型服务模式,成立服务类型丰富的“爱心陪伴专家服务团”,精心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专业服务。建立“爱心陪伴”区市志愿服务联盟,打造“四级网络”服务响应模式,并在全市309个城乡社区复制、推广,使服务网络日益深化,打造了公益平台服务的新样本。

十年来,“爱心陪伴”坚持深耕、优化精神陪伴这一专业服务领域:为每位结对老人设立档案,如实记录陪伴活动计划、内容;以志愿者手记的形式记录老人的活动需求、生活变化;以定期电话回访或问卷调查的形式持续跟踪老人的满意度和最新需求……而常年的“一对一”陪伴,更是让志愿者和空巢老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将暖心的服务送进老人心坎里——

空巢老人宋式镛酷爱摄影,为此志愿者们精心筹备,在公交车厢里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摄影展,流动的风景也收获了乘客们的点赞;薛增光老人因病住院治疗,志愿者们排班去探望;平台在西海岸新区、胶州市等多个区市结对农村空巢老人,“助农小分队”志愿者们帮老人开网店卖苹果、在朋友圈卖樱桃……个性化的爱心陪伴活动,让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得到极大满足。

在实践中摸索前行,在探索中收获成就。“青岛爱心陪伴”大型公益平台的公益品牌效应日益彰显,吸引和汇聚了国内外众多公益力量和资源。平台先后邀请黄晓明、张继科等一批青岛籍“公益明星”出任公益大使并与空巢老人结对;平台已连续九年举办“我为困难空巢老人送年货”主题活动,2000多户困难空巢老人因此受益。平台还整合全市公益慈善资源,策划举办首届青岛民生慈善公益成果展,得到了中华慈善总会、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部门的高度认可,掀起青岛全民公益热潮。

十年里,平台相继荣获全国、省、市“敬老文明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第七届山东慈善奖,山东省德耀齐鲁道德示范基地,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称号,平台的创新模式和经验得到中国青年报、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媒体或机构的广泛报道、推广。

回望十年走过的爱心旅程,每一步都步履铿锵。陪伴平台成长的是爱心,不变的是初心。此刻,我们真诚地向您发出爱的邀约:山高水长,爱心没有终点,陪伴永无止境,我们相约,共赴下一个十年!(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臧琦)

责任编辑:张兆新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