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 青岛台东商圈核心区早期视觉留痕大追踪新解读

引自2013年青啤博物馆明信片,此前我们考证该照片拍摄于1941年前后。

笔者等文史爱好者在考证青啤老厂区照片时,试图对远处大山墙建筑群进行辨识,一波三折、山重水复中,有了意外惊喜:这居然是四十年代初老台东商业楼和光陆大戏院的远景侧影。

一、台东镇摸排由西向东

画面中上偏左一座体量较大建筑,有醒目的似浅波浪德式风格山墙,感觉和附近连排二层是一个建筑群。其位于台东镇的具体地点,因远景拍摄一时难以精确定位。

请教各方面专家,认为定位不清及清晰度不够,且对该山墙不熟悉,难以确定是何建筑物,于是我们在较大范围内排查。威海路以西、台东一路以北以南先后被排除。

年轻的文史工作者、良友书坊美术编辑杨永辉原本并不熟悉老台东情况,此时把视野拓展到今威海路以东。查阅了建于1928年、位于老台东市场的光陆大戏院资料,他觉得有700个座位的两层戏院可能有这样的山墙。正在此时,烟草史专家苏先生也提到可能是台东市场,因为附近没有其他大型建筑了,这和我们之前排除法的结论相同。而市委党校学者此前提到在今台东一路,我们感到大方向对头,有戏!

二、航拍和卫星照片揭示台东市场1933年扩建前后布局

小杨百般搜索找不到光陆戏院老照片,无法比对。67岁的文史爱好者赵先生回忆了很多戏院内外部情况,但对大山墙没有印象。我们求助文保部门无果。山穷水尽时,小杨突然想起了一张1932年航拍图,我们研究认为,疑似山墙建筑物是台东市场楼。

1932年航拍照片,来自网络。

这个日字形市场,中间一排楼较高且山墙醒目,东西两侧是很低的联排小房。乍一看与青啤老照片上相似度很高,但细部模糊无法精确比对。位于东南角的应该是光陆戏院,它的高度、体量和山墙显然不如中间建筑物高大。

仔细比对发现,1932年航拍图上,市场南北两侧没有楼房,似乎是栅栏似的低矮围挡。赵先生给我们看一张解放后的老照片,市场两层楼上有门脸(后来确认是市场三路门),这和在大山墙西侧辨认出的模糊造型大致相符。那么,四十年代初的大山墙是剧院的还是市场楼的,平顶是对应台东一路门脸还是大山墙,大家发生了分歧,杨永辉坚持认为大山墙是戏院的。

这是位于台东三路的市场大门,引自“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这时已经明白,40年代初照片看到的建筑群,肯定是经过大规模升级改造的台东市场,主楼两侧的一层,增建或改建为二层,南北方向台东一路和台东三路增建二层楼,东南角建了大型戏院,整个市场围成封闭型的“日”字型。

杨永辉识别出四十年代远景图上中间有平顶结构,为了解改造情况去查阅三十年代老报纸电子版,赵先生动身去找老台东朋友了解情况,笔者请朋友查证美国1966年拍摄,现已解密并流传于网络的关于中国全境的卫星照片,结果半天时间峰回路转,困惑不解烟消云散。

卫星照片显示,市场楼四周是联排尖顶房,大山墙在“日”字型东南角临街处,是体量庞大的戏院山墙轮廓,但无法看到立面难以确定是否40年代初样貌,其东墙与联排二层楼相连形成市场部分外墙。市场主楼为平顶,上有两排小尖顶房。南侧中间楼顶隐约有凸出状物,可能是台东一路门的门脸。

1966年卫星照片,来自网络。

三、文献和亲历还原民国时期台东商圈核心区变迁

杨永辉查到《青岛市志·商业志》中关于台东商业市场的记载是:原为露天小市,凌乱不堪,营业无序。1927年秋,由市政当局主持,台东镇商人代表杨圣训等9人筹集股金5万元,承领官地,按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创建了台东商业市场。市场新建楼房上下48 间,平房 104 间。除蔬菜鱼肉及洋杂货、估衣铺外并设戏院1个,说书场 2 个。楼房、菜场、说书场居中,四周环绕平房,场中空地供露摊商贩租用。该市场既是商业市场,又是市民消遣之所。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场内商号营业萧条,门面缩小,有的倒闭歇业。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1946 年场内商号原有 360 户,能维持营业的仅有饭馆、成衣铺、鞋店等20余户,其余均将店铺房改做住房。

这个官方记载有重要遗漏:未记载1933年市场和戏院改扩建情况。而杨永辉查到《青岛时报》1933年6月16日报道,东镇同乐戏园(即市场初建时的商业舞台,光陆戏院前身)因商场翻修迁址。1934年1月14号报道商业市场翻修完毕,新旧住户开始营业,1月14号举办开业典礼,地址是商业舞台。1月份报道提到商业市场原来是低矮板房,自改建后已变成新式建筑,是“钢骨水泥之高楼大厦”。

引自国家图书馆电子文献

从分析中我们感到,1933年的“翻修”其实是推倒重来的新建扩建。初建的一层连排楼体量较小,不太可能增建为体量明显增大的二层楼。中间的传统山墙二层楼也无法改造成钢筋水泥结构的二层大平顶房,除非新建。初期低矮的戏院只有全新设计,才能成为体量庞大的二层结构,有相当于三层楼高的醒目壮观大山墙。从两次俯拍看,布局的比例似乎有所不同,除了视角和高度,更好的解释是市场外沿不变,四周联排、中间主楼和一角的戏院都变宽增高,使得“日”字型内各建筑物间距更小,显得较为拥挤。《青岛时报》说市场改造费用25万元,即便考虑到5年间可能的通胀因素,五倍的资金投入也说明工程量和质上的飞跃。

四、台东商圈核心区大动作和当局提振商业的规划有关

这个奠定了当年台东商圈核心区江湖地位的大动作,除了老台东镇商业发展的区域动力,还和沈鸿烈主政青岛时期的商业规划有关。

杨永辉检索到一份1930年后(应为沈鸿烈主政时)的青岛官方文件说,当局对青岛自开埠以来市场自然蜕变、杂乱无绪,“殊非近代都市应有之现象”很不满意,并说工务局民国十九年(1930年)曾计划整理,限于经济条件“终成泡影”。文件提出新建几处市场计划,对已有市场的调查中,只有台东一路的台东楼和威海路的平民市场“尚繁盛”。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一篇文章中记载,1932年7月1日,市政当局发布《青岛市管理市场简则》,并由社会局会同公安、财政、工务局对全市市场进行检查整顿,劝令商民投资建设新式市场。

引自国家图书馆电子文献

青岛学者在关于沈鸿烈的著述中,肯定了他主政青岛后提倡国货,优遇劳工,以多样化手段促进市场繁荣。如整理全市大小市场(华北市场、东方市场、商业市场、青岛市场、菏泽路旧货市场),合理规划布局。而此处的商业市场即是指台东商业市场。杨永辉查到的1933年青岛市工务纪要电子版,在“筹备以下各建筑物,择定位置设计图样”要求中,也包括台东市场这类“鱼菜市场、国货市场”。

引自国家图书馆电子文献

五、待解之谜呼唤各时期档案和更多亲历者“沉浸式”介入

东镇路边茶棚。张鹤云画于1948年,引自良友书坊《师迹》展览。

借助宝贵的视觉资料、原始文献和亲历记忆,我们还原了1928年初建至1932年 台东商业楼“三”字型原始布局,了解了1933—1934年历时半年大规模改建后的“日”字型布局,从40年代初远景照片感受到市场建筑群和戏院的气势,而1966年卫星照片则反映了沿用至拆除前的市场基本布局。

虽然无法看到各时期图纸,但一些内部结构和变化,通过老台东回忆也得到充实和证实。赵先生拜访建国初出生的范先生,他回忆,中间市场楼是平顶的,部分被当做平台,楼顶有房子,通过外面的铁楼梯上去,也与旁边的二层楼相连。61岁的于先生介绍:四周临街二层楼里边是三层,因为有半地下室;四周部分房子曾经住过人,有公共厕所;房子二楼中间是过道,两侧是房间;中间市场楼上面有尖顶瓦房,小时候曾上去掏过鸟窝。

此外,老照片和文献还给我们留下很多待解之谜:1933年新建的联排二层楼是不是下商铺上住户的仿里院模式?二层楼内部初始结构什么样,后来如何改为住宅?资料记载市场1939年还经过改造,详情如何?大山墙是否1966年后拆除,之前立面有否改动?戏院1955年后两次改造中原始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主楼平顶上小尖顶房不像初始建筑,是解放后增建的吗?

2002年被拆除,原址在今万达广场的遵义剧院,始建于1928年,据《中国戏曲志·山东卷》介绍,最初称商业茶台、商业舞台,以演出京剧为主,1939年改名光陆大戏院东镇分院,1942年东镇分院独立,也称光陆大戏院,有楼座300个,池座330个。1955年后经过两次大修,1967年改名遵义剧场。

光陆大戏院戏票,引自“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光陆大戏院1967年改称遵义剧院,引自“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从初创到40年代末,从一层平房到二层宏大建筑,这个人口密集的老台东镇消闲之地偶有京剧名角驾临,但其早期视觉资料踪迹稀少。在俯拍图上现出轮廓,在远景照片上显现面容,令人唏嘘不已。考证的曲折,诸多谜底待解,显示了对老台东普通人生生不息的这片热土的过往尚需深切关注,对台东商圈早期历史的考究有待深入。

时间的自然累积凝结为历史,空间的人为变迁承载了社会。内涵丰富的老照片就像时间老人留下的加强CT片,时间线和空间体交叉印证,梳理出其中深藏的时空逻辑,还原历史真相、活化视觉文献,希望更多人一直在路上。(作者 张同俊)

责任编辑:陈海芹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