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17:30,崂山区育才学校八年级十班正在进行课后服务。班主任考宁宁坐在教室后面观察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这个班的“大家长”,她的心思时时刻刻都在学生身上。“‘考妈妈’,我这道题对不对?”一名学生拿着作业来问问题。这一声“考妈妈”叫得情真意切。最初,“考妈妈”的称呼夹杂着些许不耐烦,她事无巨细,又有点唠叨,可相处久了,孩子们都爱上了这位细心的“考妈妈”。
“要让孩子们永远心怀希望。”在考宁宁看来,教育工作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还要关心和了解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自信,身心健康发展。
2021年9月,眼前的这批“小雏鹰”刚刚飞到考宁宁面前。国防教育周期间孩子们挥汗如雨,跟着教练认真操练,那股韧劲让人感动。其中,也有个别同学动作随意,喜欢说话,没有纪律观念,于一(化名)就是其中之一。一番观察打探后,考宁宁了解到这位同学年龄比班里其他同学要小一岁多。如何驯服这只叛逆的小雏鹰?考宁宁没有批评他,指定他当跑步练习小组组长。与众不同的学生碰上了与众不同的老师,这招儿奏效了。其他小组还在休息的时候,于一就嬉皮笑脸地拉着大家训练:“哥哥姐姐们,咱们练起来吧!”训练过程中,他还严格把关,谁走慢了,谁步子大了,谁步子小了,都一一指出。国防教育周后,于一顺理成章成为了班里的体育班长。
“每个人都有优点,每个人都希望被欣赏。”考宁宁就是这样一步步熟悉、引导学生,让班里的每位学生心怀希望,向上向阳。
多年的相处里,“考妈妈”用爱和责任收获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她认为孩子们虽小,但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无比纯净的心灵,做一个好老师就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有一次,生物课代表统计作业出了差错,上报“全齐”,一位当天没交作业的学生有点“受伤”,非要找到生物老师承认错误补作业。“考妈妈”问他为什么,原来孩子误以为课代表已经忽略他的存在了。“你看,孩子们本身自尊要强,常常听听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青报教育在线记者 鲍征)
责任编辑: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