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梅”玩出新花样!青岛“花经济”香气四溢

这是一个芬芳的节日!

3月16日,第23届中国·青岛梅花节在李沧区十梅庵风景区开幕。本届梅花节以“来李沧·遇见‘梅’好”为主题,借助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契机,依托李沧区特色节会资源禀赋,突出城市山水游、生态康养游等主题,融赏花、展陈、休闲、游园等为一体,推出四大主题活动,共涵盖11个子板块活动,活动时间将持续至4月16日。

梅花节是以梅花为媒介,集花卉鉴赏、旅游休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特色性节会。徜徉花海、领略盛景、感悟文化、休闲怡情,引来不少“花粉”。

春拂大地,在最灿烂的季节,开启一场身心愉悦的赏花之旅,正成为市民游客春游的“必选动作”。随着不同花种接续绽放,青岛的“赏花地图”正在不断更新、延展,百花争春,引客来青。

闲暇赏花的行为更催生出不容小觑的“赏花经济”,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体验价值助力地方经济增长。

1、赏出“花样”,催生文旅“小阳春”

又到一年赏梅时,暗香盈袖觅芳踪。李沧区十梅庵风景区青岛梅园内游客们穿梭于花枝间,勾勒出一幅“人面梅花相映红”的春景。

自1999年青岛首届梅花节举办,迄今为止,梅花节已连续举办23届,每年均会吸引几十万人前来踏青赏梅,已成为青岛地区颇具影响力的特色节会和青岛文旅一张亮眼的名片。

经历了寒冬的沉闷单调,迎来春天的花开绚烂,人们迫不及待走出家门与盛开的鲜花撞个满怀。中国内地旅游市场近期也如“春花绽放”加快复苏。携程数据显示,2月至3月赏花类度假产品预订量同比暴增880%。

在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即将召开之际,本届梅花节依托独特的节会资源禀赋,充分发挥青岛文旅资源优势,打造四大主题活动,持续激活青岛文旅向暖——

梅园主题活动,包含市集、诗词欣赏、书画展、梅花国风打卡四个板块。配合四个板块主题活动,梅园现场还将穿插有汉服走秀表演等国风展演。

特色商圈活动,牵手李村商圈、漫悦里商业街区举办包含文艺展演、诗歌朗诵会、电竞大赛等在内的特色活动。

线上参与活动,包含“记录爱与‘梅’好瞬间 ”“最美全家福”征集活动、“阅见‘梅’好时光”征文活动、“花开青岛·美好生活”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以及“童心向党·红梅花开”儿童书画征集活动四个线上板块。

梅花特色产品活动,携手李沧辖区内企业、手造非遗工坊共同推出梅花节特色产品,包含梅花宴、梅花酒、梅花酥、梅花文创四大类。

除此之外,李沧文旅局借此策划系列文旅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创新发布“踏青”“研学”“潮玩”“文艺”“美食”五大别具特色、丰富多样的主题春季旅游路线,涵盖景区公园、文化场所、潮玩世界、美食非遗等李沧旅游特色,进一步丰富市民和游客春日出游选择,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2、做足“赏花+”,延长“花期”

鲜花自带的浪漫属性让人向往,但也有着难以忽视的短板。

首先花期有限,“靠天吃饭”的花期决定观光的期限,容易形成“花开时忙,花落时闲”的潮汐现象,旅游热来得快去得也快。

其次,同质化严重。多地赏花节都单靠“一枝花”,旅游产品供给比较单一。

最后,配套建设不全,游客多是“走马观花”,很难产生二次消费。

如何让“花无百日红”变成“花开四季”?将到此一游式的赏花游延长产业链,拉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这需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不断拓展赏花经济的层次,满足游客们“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的需求。

早几年,北京市玉渊潭公园樱花系列文创产品风靡网络,让不少游客心甘情愿掏腰包。今年,江西婺源推出“油菜花+美食”“油菜花+国风”“油菜花+音乐”等复合型赏花旅游产品,将单一赏花游过渡至为休闲度假游。在武汉、南京等地夜间赏花成了时尚。璀璨的灯光勾勒出夜晚梅花的奇幻之美。

本届梅花节也力求告别“花开客来,花谢客去”的窘境,在游玩方式和产品上推陈出新,结合游客更多元和深度的需求,打造“赏花+”。

“赏花+文化”,为美丽注入灵魂。通过选取梅园不同景,悬挂梅花有关诗词,打造诗词欣赏台,供游客鉴赏朗诵;以元朝王冕《墨梅》中的“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为思路,邀请国内书画名家和书画爱好者游园赏梅,进行梅花主题书画创作并集中展出。

“赏花+潮流”,提升吸引力。为了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参与到梅花节中来,在李村商圈将会举办诗歌朗诵会、“奔向‘梅’好未来”电竞大赛两项特色活动。此外,梅花市集也与时下潮流的“星星市集”团队合作,以集装箱和帐篷形式在梅园中心广场举办形式新颖的市集。

“赏花+互联网”,延长赏花生命周期。考虑到梅花花期较短、春季天气多变等因素。本届梅花节过策划多项线上活动,丰富不同需求,无法到的现场市民游客在线上也能参与梅花节,借此打造永不落幕的梅花节。

“赏花+产业”,延长赏花价值链,除了各项特色活动,李沧辖区内企业、手造非遗工坊共同推出梅花节特色产品,包含梅花宴、梅花酒、梅花酥、梅花文创四大类。以梅花为创意源泉,青岛华澜大酒店等酒店推出整席梅花宴,让鲜花绽放成具有潜力的“花产业”。

前不久,青岛地铁线网单日客流再次突破峰值,达到124.37万人,刷新青岛地铁开通以来单日客运量最高纪录。“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人们的出游热情可见一斑,用花“穿针引线”,挖掘花卉的多重利用价值,才能把赏花热推上一个新台阶。

3、让“颜值”成为产值

经过多年发展和探索,许多地方的赏花热已经转化为“赏花经济”,以“花”的颜值为卖点,吸引周边人流汇集到本地,刺激本地的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休闲产业发展。

如何进一步做大“赏花经济”的蛋糕,激活“赏花经济”的“蝴蝶效应”?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让“鲜花”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通过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等途径,成为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一朵花”才能结出“增收果”。

以赏花为题,植入乡村文化。在本届梅花节开幕式上,邀请了冷凝香、鸟虫篆、吹糖、面塑、蓝印花布、老沧口糕点、熏画等十余个手造、非遗项目,将赏花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让游客来了愿意消费,推动“赏花经济”与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达到“1+1>2”的效果。

以花为媒,激活一条“春日产业”链,在即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龙泉街道金秋合作社借助60亩桃花开展以赏花、品果、采摘、农家宴、民俗手工艺等为主要特色的乡村旅游,多层次拓展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拉长农旅产业延伸利益链。每年花开时节,都会迎来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有效带动当地农家乐餐饮等行业兴起。

花卉种植带动“家门口”就业。在西海岸新区,青岛国际牡丹产业园为附近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主要从事牡丹芍养植养护等工作,通过牡丹产业发展带动大村镇村居增收、村民致富。

一花独放不是春,迎着春日暖阳,青岛不断做足做实“花外事”,赋予“赏花经济”更为深刻的内涵,让“花开四季”,行稳致远。

作者 | 张芝萌    摄影 | 孙志文    编辑 | 王婷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