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沉睡”资产活起来!青岛今年计划通过盘活闲置宅基地,促进增收约8000万元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7日讯 农村宅基地和住房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保障农民安居乐业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一批宅基地和农房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如何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已成为农村资源能否有效利用、农民资产能否有效变现、农村产业能否真正兴旺的重要一环,是振兴乡村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具体到青岛而言,青岛共有宅基地160余万宗,面积50余万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市村庄也不同程度出现宅基地和农房闲置现象。如何唤醒这一“沉睡”资产?青岛市农业农村局把加强宅基地管理改革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开展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行动,激活农村资源潜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因地制宜探索宅基地盘活利用模式

在莱西市日庄镇沟东新村,新建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成为附近十里八乡村民每天前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离广场不远,是两处颇有特色的口袋公园,嵌在村庄之中,给人以“转角遇到美”的精致体验;再往前走,库区移民文化展览馆是党员干部群众接受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这一连串的新村新设施,都是沟东新村盘活宅基地的生动实践。

“这些年,村庄里村民外出打工的多了,造成较多宅基地和农房闲置的情况。我们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探索‘共富公司+企业’、村集体自营、村民自营等多种宅基地盘活利用模式,累计盘活闲置宅基地51间,推动村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沟东新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高维玉告诉记者,下一步,沟东村将充分挖掘剩余26处、92间空闲宅基地,以“旧房改造+休闲旅游”方式打造精品乡村民宿,把当地优势的葡萄种植业升级为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共同劳动为一体的复合产业,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正如高维玉所说,将空闲宅基地、空闲农房得以重新利用或规划设计,赋予“新生命”、获得“新价值”,是青岛各地探索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出发点。在探索过程中,各地已初步探索形成了“自我盘活+统一盘活”“有偿退出+集中安置”“产业开发+整村激活”等方式。比如,莱西市河头店镇着力破解资源浪费和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累计盘活闲置宅基地200余亩,带动村集体增收约2000万元。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大陡崖村对村内20余亩常年闲置宅基地,采取部分退出的方式予以收回,每户村民得到货币补偿10万元,引进企业投资1000万元打造保留北方田园风貌的高端民宿颐养项目“寻宝山居”,建成后每年接纳游客3万余人,村集体通过“租赁保底收入+企业盈利分红”每年增收10万元。

“我们要积极探索闲置农房和闲散土地盘活利用新路径,打通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通渠道,引导城市人才资金流向农业农村,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致富,把‘地’用起来,把‘人’引进来,让乡村活起来。”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宋晓如是说。

青岛将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行动

17日下午举行的全市宅基地管理改革现场观摩会上提出,青岛今年将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行动,全市计划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1000宗,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增收约8000万元。

盘活利用的前提是摸清底数。今年,青岛将加快推进摸底调查工作,推动各涉农区市依托全市宅基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摸清长期闲置农房和短期闲置农房的数量及闲置宅基地面积底数,按闲置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建立台账,从村级层面摸清农房的闲置现状和闲置原因,探析闲置农房的盘活潜力。

探索开发经营新模式、拓宽增收路径是盘活利用的出发点和归宿。青岛市将通过试点创新、打通制度链条,实现盘活主体模式多元化。发挥村集体作用鼓励农户自主发展实现宅基地盘活利用,在农户自愿有偿基础上,与村庄整治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对自有房屋进行维修改造,通过自主经营或“国资+集体+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社会资本+合作社+农户”等合作经营模式将闲置农房统一流转后通过“租赁保底收入+企业盈利分红”发展乡村民宿、农事体验、民俗展示等项目,拓宽村集体及成员融资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同时,引入融资新方式,实现多方共赢。“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坚守改革底线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创新,形成新的体制机制,既要增强自身发展动力,又要借助外力,吸引城镇要素注入乡村。”宋晓介绍,要在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坚持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鼓励农户退出多余或者闲置宅基地,通过部分退出和整村退出等模式统一回收,农户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房屋置换、货币兑换、协议腾退、协议租赁等不同形式的补偿兑换方式。村集体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原则确定耕种修复利用或进行建设用地再开发、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等有效利用,真正实现农民居住质量改善、低效闲置土地盘活、集体经济持续增收、农民增收就业等多重目标。探索多元投入模式,让“小”农房活起来,推动从单一经营向综合开发升级。以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为抓手,释放农村土地市场价值,推动“农区变景区”“民房变民宿”“产品变商品”“农民变技工”,实现农户、集体、公司、返乡人员等多方获益共赢。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李娜)

责任编辑:臧婷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