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每天凌晨四点城市的样子么?这个网红级爆款问题,只有环卫人敢回答。他们一年365天默默无闻,春沐风雨秋扫叶,夏战酷暑冬披雪,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用脚步丈量着大街小巷,成为城市的“守街者”与“道长”。
凌晨四点,环卫工人已经上路进行第一轮普扫。
现在全市有多少人在从事环卫工作?他们中男女比例是多少?他们的收入、待遇怎么样?环卫工人都从事哪些工作?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环卫工人年龄结构、福利待遇等情况,市城市管理局今年对各区市环卫工人情况做了统计与梳理。26日是山东省第26个“环卫工人节”,我们在致敬这些“城市美容师”的同时,也用一组大数据来深入了解他们,走近他们。
2.3万余名环卫人女性占七成
一线环卫工中本市人占一半以上
据市城市管理局副处长鞠宏介绍,目前,青岛共有环卫工人2.3万余人,其中管理岗位954人,固定工2680人,临时工19000余人,相比较2015年,青岛环卫工人增加了6000多人。
凌晨时分,保洁车辆对道路进行洗扫。
环卫工人5年增加6000多人的背后,是我市道路保洁面积与机械化保洁率的提升。2015年,全市的道路保洁面积是7148万平方米,保洁设备是2394辆,2020年,全市的道路保洁面积是9127万平方米,保洁车辆和设备达到5099辆。全市715条主、次干道机械化保洁率全部达到100%,具备条件的二级以上道路实行机械化清扫2次/天、洒水3次/天,冲洗1次/天。“这几年,环卫工人人数在不断增加,除了道路保洁面积增加、保洁时间更长等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市环卫工作精细化水平的提升。”
鞠宏介绍,从全市整体情况看, 我市一线环卫工人中本市人占到了一半以上,但是从市北区、市南区、李沧区的人员地域情况看,外地人占到了八成以上。其中,市北区一线环卫工人中,外地人占到了92.7%;市南区一线环卫工人中,外地人占到了80%;李沧区一线环卫工人中,外地人占到了78%。此外,崂山区1460名一线环卫工人中,本地人占到了57.67%。即墨区一线环卫工人中,本地人比率占到了62%。城阳区一线环卫工人中,本地人占到了51%。
在一线环卫工人中,女性占到了74%的比例,男性仅占26%。而从年龄来划分,45岁以下的约占13.3%,45-60岁的达45.8%,60岁以上的占40.9%。
我市自2012年开始推进环卫领域市场化改革,市、区两级做了大量探索推进工作。目前,在环卫服务作业方面,市北区、崂山区、城阳区、西海岸新区、高新区、即墨区、平度市、莱西市已大面积实现市场化运作。
环卫力量充实垃圾分类工作。
在生活垃圾末端处理方面,已建、在建、拟建生活垃圾焚烧厂、厨余(餐厨)垃圾处理厂全部规范采用市场化模式公开招标,由专业化公司投资运营并由政府购买服务。特别是2019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市城市管理局会同各区市加大推进力度,市场化步伐明显加快,市北区与交运集团、粤能集团通过国企混改成立交运北洁公司,中标1.62亿元的环卫作业和垃圾分类项目;中节能环境服务公司、波普公司联合体中标1.24亿元的莱西市环卫项目;恒生风景园林公司和青山绿水城市物业公司中标3.81亿元的城阳区环卫项目;恒洁园林环卫公司中标3664万元的即墨区环卫项目。
环卫工人休息点已达905处
部分区市为环卫工人建公寓
近年来,青岛市关爱环卫工人的氛围日趋浓厚,越来越多的爱心单位为环卫工人提供爱心早餐、中午歇脚、热水等服务。目前,全市有130处城市美容师驿站,有115处小型环卫休息间,有61处窗口单位提供的环卫关爱点,加上不少企事业单位设立的“爱心驿站”,全市环卫工人休息点已经达到905处。
青岛规模最大环卫公寓在西海岸新区投用。“考虑到不少环卫工人在居住上存在困难,我市通过建设公寓、发放住房租房补贴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线环卫工人的住房难问题。”鞠宏表示。而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市南区每人发放400元/月的住房补贴;市北区建有两处环卫公寓,其中哈尔滨路2号环卫公寓入住环卫工人家庭56户,郭口路43号环卫公寓,入住52人;李沧区建设了四流中路339号环卫温馨公寓,共有宿舍35间,入住环卫工人约80人。
在公寓建设中,崂山区有四处环卫公寓,力度最大。其中,环卫工人之家共有13个房间,现住环卫工人21人;河畔家园共计 51套房间,现住100余名环卫工人;中韩公寓面积约260平方,现住环卫工人52人;北村环卫驿站面积约260平方,共计房间28间,可解决53人住宿。西海岸新区有四处环卫公寓,东风路环卫公寓有房间43个,可住80人;紫金山路环卫公寓18个房间,可住32人;香江路环卫公寓15个房间,可住28人;刘公岛路环卫公寓30个房间,居住58人。
道路保洁公厕管理垃圾清运多工种
人工保洁人数占了所有工种近七成
调查显示,2.3万余名环卫工人中,从事机械化保洁的占5.1%,从事人工保洁的占67.9%,从事公厕保洁的占7.9%,从事垃圾清运的占13.7%,从事垃圾处理的占2.2%。可以说,从道路保洁到公厕管理再到垃圾清运、处理,到处都有环卫人的身影。
从今年开始,市城市管理局将启动为期三年的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十百千”行动,每年评选“十佳场站”、“十佳集体”、“百佳公厕”、“百佳个人”,3年内要创建1000条深度保洁示范路。自2015年开始创建深度保洁示范路以来,我市已通过省级验收的深度保洁示范路达到153条,今年将再创建200条以上。
在公厕管理方面,2015年,我市的公厕数量为663座。目前,全市共有环卫行业管理公共厕所1142座,其中,一类公厕902座,二类公厕193座,三类公厕30座,另有移动公厕17座,为啤酒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提供公厕保障服务。自2019年以来,已有主次干道、重点区域的201座公厕实行24小时开放,为市民游客提供全天候服务。
在垃圾清运方面,2015年我市垃圾清运车1004辆,年垃圾清运总量为281.1万吨,共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9座,处理能力为7266吨/日;2019年底我市垃圾清运车辆达到1194辆,年垃圾清运总量369.3万吨,垃圾产生量达到约1万吨/日,目前我市共有垃圾处理设施13座,可日处理垃圾达11000吨以上,已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原生垃圾零填埋。(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 臻)
责任编辑:刘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