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为了扎实推进,有效落实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正确认识大单元教学的联系,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教育理念,3月24日至25日,市北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在市北区第三十九中学市北分校举行“市北区大单元全景集备高级研修班”第二期培训讲座。本次培训会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朱伟强教授从评价量规的编制、大单元评价方案设计方面,进行更加细致的培训与指导。
引领点拨 精研细化
培训第一天上午,朱伟强教授做了题为《量规及其编制》讲座。朱教授指出:“评价量规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把握教学目标,依据量规表,重教学点。”“评价量规”的引入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量规作为表现性评价的评价工具,主要由教师或评价专业人员开发, 事先详细地规定了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标准,用来评价学生的复杂表现或作品。通过反思和评价,知道教师教了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如何开展教学和如何调节学生的学习;通过反思和评价整个活动,也有利于教师挖掘、发现隐含的教学思想、方法,隐含的教育思想或教育哲学。
专家引领 团队共研
3月24日下午,参与培训的各学段学科老师分别讨论推敲“单元评价设计:作业模板”,朱教授对各学段学科老师一对一提出了方向性指导意见,帮助老师们明晰了“单元评价设计”。
分享展示 精准评价
3月25日,小学英语、小学音乐、小学科学、地校、初中英语、初中数学、初中化学、初中生物、初中地理、初中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分别对“单元评价方案设计”进行展示,朱教授进行了专业全面的指导与点评,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改正意见。
参与展示的每一位老师就自己对单元评价方案设计的理解,课程设计思路,课后感悟等多个方面进行展示与分享。展示的过程是基于学科对大概念锤炼的过程,是对教学本质不断认知的过程,是实现“通法”的必经之路。本次培训,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集中学习、小组讨论,通过任务,小组进行展示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老师们的参与度。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大单元评价方案任务设计将在老师们的不断实践下,赓续前行,继续通过提取“大概念”迈向“大单元”研究的更深处,如春起之苗,日见其增,日有所长!(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杨健)
责任编辑: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