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机担纲春耕“主角”保增产

344.8万亩小麦陆续进入起身期,青岛抢抓农时推进粮食生产

智能农机担纲春耕“主角”保增产

■植保无人机开展喷药作业。 邢志峰 摄

春分已过,万物复苏。时下,青岛市344.8万亩小麦陆续进入起身期,春季农业生产进入关键阶段。连日来,岛城各区市农民抢抓有力墒情,迅速掀起春耕生产热潮,为今年农业增产增收开好局、起好步。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关键,为实现全年农业生产“开门红”,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稳定,青岛市把春季农业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抓实抓牢,加快青岛粮食生产绿色化、科技化、机械化发展新步伐,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贡献青岛力量。

当前,青岛市在田冬小麦长势良好,一二类苗占比超过87%,夏粮生产“丰收架子”基础扎实。青岛正抢抓农时、强化田间管理,为今年粮食丰产丰收下好“先手棋”。

春耕备耕,农机先行。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的同富勤耕农机合作社粮食高质高效种植基地里,绿油油的小麦长势喜人,三台绞盘式喷灌机正在实施春灌作业,两侧长达30米的双臂均匀地喷淋着麦苗;无人机时而齐头并进、时而悬停空中,开展“一喷三防”作业;高标准农田上,摄像头与传感器实时采集和传输温度、湿度、土壤状况等数据……22日,伴随春分后的第一场降雨,全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在这里召开。在基地的新装备展示区,激光平地机、条播机、镇压机、飞防无人机、绞盘式喷灌机等先进农用机械一字排开,现场演示的部分机械充分显现了小麦生产机艺融合省时省力、便捷高效的优势。

“现在我们小麦生产等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打开手机,大型机械的运行轨迹等均可设置,人力只是辅助。”同富勤耕农机合作社社长姜永战向记者展示手机上的App,只见合作社的农业机械在App上清晰显示,全程可控。他告诉记者,合作社购买了200多台(套)先进高效农用机械,成立了机耕队,专门为本镇和周边粮食种植户提供服务,经过专业化的理论学习和实操培训合格后上岗,由合作社统一调配开展作业。

据介绍,青岛市以智能化赋能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积极引导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投入农业生产,大力推广基于北斗、5G的自动驾驶、远程监控、智能控制等技术在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机具上应用,引导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加快发展,全市配备北斗终端农机保有量达到1600多台,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机收机播率接近100%。

“近几年,我们在青岛市集成创新了小麦‘两选四适’一播全苗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技术等,搭配优良小麦品种,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在粮食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生态效益。”市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孙旭亮介绍说。

当下,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小麦陆续进入起身期,病虫害也即将进入快速上升期。“这个时期是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根茎部病害的侵染扩展高峰期,也是麦蚜、麦蜘蛛的危害盛期,要选用对路药剂开展防治。”市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袁宗英介绍,青岛市抓好抓实病虫监测数字化、智能化物联网建设,在全市布设了76套远程智能病虫监测设备,建成了全国一流的病虫远程智能监测数字平台。

当前全市苗情总体好于去年,丰产基础较为扎实,做好促分蘖增穗、促苗情转化升级等方面工作尤为关键。据介绍,青岛市财政今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开展“一喷三防”统防统治100万亩,重点防控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和小麦穗蚜等病虫害。下一步,青岛将结合后续中央待下达资金,力争做到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全力夺取夏粮丰收。

据了解,青岛今年将大力实施主粮作物单产提升工程,围绕推动粮食生产方式绿色全面转型,着力打造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全市计划启动建设3-5个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建成10个万亩规模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示范带动全市30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均衡增产。(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冯志)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