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经济!拼开局!拼大项目!青岛再调度:坚定不移抓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 ©原创 2023-04-04 21:08 青报观象山 0 有态度的思想者 招商引资是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因素,不仅关乎当下的竞争力,更为发展后劲打牢根基。4月4日,青岛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调度推进会议,听取全市和各区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汇报,对下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上,市商务局、市投促办分别汇报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和统筹推进大项目情况,各区市依次汇报了重点项目招引及利用外资情况和下步打算。招商引资是评判干部能力的“大擂台”,检验高质量发展实绩的“主战场”。会议强调,要聚焦实干担当促进发展,坚定不移抓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持续用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01拉弓满弦,招商“全速”开启 招商引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拼的是实力,抢的是时间。1月3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全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打好“新制造”建链强链、“新服务”融合提升、“新园区”释能增效、“新项目”持续扩量“四场硬仗”,着力增强产业实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2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和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会议强调,要聚焦聚力“集群发展”、聚焦聚力“招大引强”、要聚焦聚力“园区建设”、聚焦聚力“创新驱动”、聚焦聚力“优化环境”,推动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思想上绷紧弦、目标上瞄准靶、行动上拉满弓。春寒料峭时,青岛招商引资“全速”开启——顶格推动、“链长”出征,“走出去”谋合作持续发力。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北京、上海等地走访京东方、比特大陆、达能、泰科电子等重点企业15家;市级“链长”带队赴香港、澳门、深圳、杭州、苏州等地,推进洽谈华为智能终端等项目32家;各区市及市直产业链牵头部门负责人赴境内外走访企业520家(次)。抢抓机遇、主动对接,“引进来”促招商收获满满。在省旅发大会上,青岛签约项目3个,占全省总数的16.7%,总投资150亿元。在第三届儒商大会上举办青岛城市发展合伙人招商推介,签约内外资项目14个、总投资528亿元。2月份,市商务局组织50余家企业在东京举办中日企业交流洽谈会;西海岸新区、胶州市、崂山区等区市分别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举办招商推介会,累计签约项目58个。招大引强、精准发力,产业“链上开花”。虚拟现实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已引进产业链项目77个,阿斯利康(一期总投资4.5亿美元)等重点项目签约落户。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仪器仪表、绿色低碳新材料等产业园已对接上下游产业链意向落户企业96家。市商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64个,其中,总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2个。这12个项目中,有世界500强投资项目3个,制造业项目2个。同时,全市储备在谈一批50亿元以上项目,预计上半年还有20个项目可完成签约。02凝聚合力,破解新问题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招商引资也出现了很多新变化。“新”项目能不能看懂?“大”项目能不能看准?“好”项目能不能谈拢?新问题面前,更需把握大局大势、坚定信心,练就招商引资的新本领和硬功夫。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调度推进会议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切实增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以更大力度抓产业、抓招商、抓项目。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招大引强,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引进带动力强、影响力大、成长性好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完善招商政策,充分发挥“链长制”和“链主”企业等作用,不断增强招商实效。要把招商引资与低效片区开发建设结合起来,建好专业园区,加快导入产业项目,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要把招商引资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结合起来,做好项目招引落地各类服务保障,积极开放市场、资源和场景,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招商引资是全市上下共同的责任,市级要加强统筹协调,各部门要积极主动作为,各区市要发挥好主战场作用,各功能区要强化责任担当,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当好排头兵。要突出实干实绩,用好调度、督导、督查、观摩、考核、打擂台等手段,坚持“赛马场”上选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务虚功,实打实地抓好招商引资工作。03时不我待,谋大项目破局 城市竞争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体经济和重大产业项目上的差距。开局“拼经济”,全国多地从省级到地市都专题部署,将加大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发力点。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青岛乘势而上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的关键一年。要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干劲不松,加压奋进,推动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着眼青岛招商引资下一步工作,市商务局提出四项举措——招商信息“瞄得准”。建立市级领导招商项目库;统筹条块产业项目信息;创新“资本+”“基金+”招商方式;制定《青岛市“以商引商”及社会化招商奖励政策》,抢抓招商先机。外商投资“招得来”。以商务部“投资中国年”系列活动为契机,借势搭台畅渠道;制定实施《青岛市制造业跨国公司招商行动计划》,发挥境外青岛工商中心作用,与区(市)协同上门招商;出台制造业利用外资政策,落实《2023年出国(境)招商行动计划》,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推进项目“落得好”。强化招商法治环境,依法依规兑现各类优惠政策,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强化要素保障,加强部门和区市协同,推进项目落地。大项目考核“核得实”。对新增的50亿元以上大项目、重点活动签约项目,加强与发改、自规等部门协作,开展“双审”“双督”“双管”;将总部企业项目纳入考核,优化调整基金类、贸易类相关指标;开展季度“摘星夺旗”大项目考核,精准反映工作成果。对50亿元以上大项目强统筹、促落实,市投促办提出“五个力争破局”——力争在落地成效提升方面实现破局。实施50亿元以上大项目招引落地挂图作战;优化大项目认定标准;研究重大项目要素保障贡献加分机制。力争在重大投资信息挖掘方面实现破局。瞄准日韩德等重点国家的巨头企业投资动向;密切联系央企推动项目加快落地;探索按照市场化方式设立驻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和西南地区投资促进联络处,在第一线开展常态化联络对接。力争在模式创新方面实现破局。推动开拓“产业投资+利用外资+科创平台”招引模式;推动外资参与设立专业园区产业基金;抢抓首都功能疏解机遇,对接上海制造业总部经济,与大湾区企业实施“双湾联动”,吸引区域总部的设立。力争在专业化提升方面实现破局。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快推进技术、法务和投融资三支队伍建设;会同发改、财政、大数据等部门搭建数字管理平台;探索“国资LP+市场化GP ”机制,促进国有资本参与大项目招引;推动基因科技等未来产业发展,深化“科技+产业”双链融合,打造双创生态。力争在长效机制建设方面实现破局。推动工作由“双招双引”向“三招三引”升级,探索“招商引制”,推动区(市)建立更加灵活的投资促进体制;研究出台加强重大项目投资促进专项行动方案;探索出台投资促进工作条例,加强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市上下要聚焦聚力谋大项目抓大项目,进一步强化思想共识、增强行动自觉,对标先进、奋发作为,以高水平招商引资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 | 刘兰星 编辑 | 文乔往期精彩内容正在开发,欢迎关注!如果您有意见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 (作者:刘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