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平度师范学校开启为期三天的落实“十个一”2023年“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红色基因 感悟传统文化”研学旅行活动。当天早上,在和煦春风中,参与研学的师生和研学导师一同踏上征程,前往了第一站: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和尼山圣境。
平度师范学校系青岛市教育局直属单位,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始建于1912年,位于青岛市平度市区。学校初为“单级教员养成所”, 1951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正式定名为“山东省平度师范学校”。1991年6月,被国家教委授予“为基础教育培养合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奖状,并获奖金10万元,成为当时受国家教委表彰的全国百所师范之一。2009年,青岛市教育局安排学校筹建青岛市教师培训中心。后经市编委批复同意,于2011年10月11日正式为学校加挂“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牌子,承担市级培训任务。2016年起学校与青岛大学联合开办小学教育3+4本科公费师范生班和学前教育(初中起点五年制高等师范教育)专科班。
出发前,学校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开营仪式,该校副校长王启龙强调了此次研学的目的和意义,并提醒同学们在途中注意安全,希望同学们能将研学与旅行有效结合,在此次研学之旅中有所收获。
早上7时,满载师生的大巴车在欢声笑语中缓缓驶出校门,伴随着一个个的才艺展示,于上午9时许安全抵达莒南八路军 115 师司令部旧址,怀着崇敬的心情,开始了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的参观活动。
八路军 115 师司令部旧址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总面积 46000 平方米,建筑面 积 12000 平方米。解放后,八路军 115 师司令部旧址一直被保留,1996 年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 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15 师旧址主要有:115 师作战指挥部陈列室、肖华办公起居室、罗荣桓办公起居室等。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按照党的洛川会议的决定与国民党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共编制三个师,即115师、120师和129师。115师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三大主力师之一,八年抗战中,她转战山西,挺进山东,同日伪作战2.6万余次,歼敌51万人,部队从1.5万人发展到27万人。
115师司令部从1939年由山西挺进山东,到1945年抗战胜利,在山东驻守7年之久,其中115师司令部和山东党政机关在莒南驻守时间达4年之久。115 师这支英勇善战的铁血雄师,用她一系列的辉煌战绩,塑造了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罗荣桓、黎玉、陈光、肖华、朱瑞、谷牧等都曾在这里工作、战斗、生活过。莒南一度成为山东的党政军指挥中心,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
原115 师政治部主任肖华曾说:“革命战争年代,莒南人民对我们支援很大,我们在莒南住过四年之多,山东军区、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山东省参议会在抗战后期都住在莒南县,莒南县是山东省政治、军事指挥中心,是山东解放区的首府。解放战争时期,115 师及山东军区为北占东北、南下长江、解放全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学们紧跟研学导师的步伐,回顾那段辉煌的抗战史实,了解军民在战斗中使用的武器、日常生活用品及书籍、照片等文物,体验抗战时期的艰苦斗争环境,聆听抗战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庖丁解牛般领略、认知这片院落的点点滴滴。
身临其境,跟随先辈们的足迹,一步一步探寻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对革命先烈予以深切缅怀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此间,同学们两人一排,规行矩步,神情专注,言语妥帖,展现出的良好精神风貌得到了当地解说员的高度评价:“这是我见过的最为认真、最为省心、最为文明礼貌的学生参观团之一。”
中午12时,太阳已从出发前的地平线升至百尺竿头,一上午的研学旅行让出发前蒙着薄雾的期待变成了头脑和心灵上的收获。上午行程结束后,同学们来到当地的特色宴会厅,享用起旅行团队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美味佳肴。特色的饮食让同学们大快朵颐,一解上午的舟车劳顿,同时也让味蕾来了次别有风味的研学体验。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午饭过后,同学们返回大巴车,小憩两个小时后,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接续抵达位于曲阜尼山省级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尼山圣境,72米高的巨大孔子塑像远远示礼,礼义仁智信的敦敦教诲仿佛回响于耳际。
下车后,全体师生统一换上汉服,怀着对圣人的敬畏之心,步行深入尼山圣境,学古礼、诵论语。“研学导师说,汉服一定要互相帮助才可以穿得端正,其正符合儒家学说的‘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同学们身体力行,在相互帮助中喟叹于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巨大雕像孔圣人的见证下,同学们庄严肃穆,行拜师礼。拜师礼是古代学子向师长虔诚致敬的规范礼仪,是尊师、敬师的崇高礼节。参与研学的师生们在儒家研学旅行基地的协助下,严格按照古代拜师礼的程序、规矩举办“拜师礼”,深刻领会到古代礼仪的风范。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仅8个字,却从空间、时间两个方面把圣人的至尊至崇解释得无以复加。同学们在行拜师礼后来到大学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尼山圣境的大学堂依山而建,内有水流环绕,其中设有集贤厅、大学之道、七十二贤廊、仁厅、义厅、礼厅、智厅、信厅、礼乐堂等,记载着孔子及其弟子们的代表故事,展示着儒家思想的精华。同学们游览其间,感受着儒家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聆听着老师对于儒学思想的阐述,眼前好似展现出了一条五彩缤纷的文化长河。
在大学堂内,平度师范学校的同学们还重拾六艺,切身感悟孔子令世人尊崇、万人敬仰的精神之源,触摸孔子“仁者爱人、乐礼善学”的智慧,增长了更多的知识,在享受与伙伴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的同时,也体验了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深入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为今后的成长留下更多的美好回忆。
夜幕渐渐降临,在尼山圣境吃过晚饭,同学们观看了灯光秀,被眼前瑰丽的美景深深吸引,掌声阵阵。夜幕下的先师塑像更加气势恢宏,熠熠生辉,晚上8时许,同学们启程前往酒店。字字珠玑,细细斟酌,结束一天的行程,在下榻的酒店内,同学们洗漱后又不辞劳苦,认真记录下当天的所学所感,为首日的研学旅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平度师范学校)
责任编辑: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