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黄河文化,追溯红色印记——青岛16中高一级部东营研学活动(二)

九曲黄河浩荡东流,在山东,黄河与大海相遇,水脉与文脉相融,形成了黄蓝交汇的奇美景观,也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和源远流长的红色印记。

青岛16中高一级部东营研学活动第二板块“寻访黄河文化,追溯红色印记”就从参观渤海垦田革命纪念馆开始。渤海垦田革命纪念馆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战略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稳固后方,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同学们从垦区的历史沿革中感受了抗日战争期间垦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抗战岁月以及传承至今弥足珍贵的红色精神。高一七班王雅萌同学在感悟中写道:“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折射出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昭示着中华儿女的高尚情怀和价值追求。”高一3班王思翰同学告诉老师:“纪念文物区用地图、文物等多种表现形式,形象地的向我们展现了八路军剿匪、大生产、抗日那一段段革命历史。马耀南、赵明新等革命英雄的经历仿佛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我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自己擅长的事上努力拼搏,照亮自己也为他人照亮道路。”11班王怡、3班刘文杰洁同学也表示自己在这了受到了很大震撼,深深感受到了黄河文化中的家国精神。

黄河,是一条雄浑壮阔的自然之河,更是一条亘古不息奔腾宣泄的文化之河。千百年来,中国人繁衍于斯、歌哭于斯,孕育了灿烂的文明。4月28日上午,同学们来到了位于广饶的孙子文化园。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兵家文化研学主题公园。同学们在这里学习了汉族传统礼仪——抱拳礼,感受了中华礼仪的博大厚重。“终于知道了电视剧里的左掌掩右拳相抱的意思了,原来是表示‘勇不兹乱,武不犯禁,止戈为武’的意思呀!”高一11班的唐佳慧王誉舒同学兴奋地讨论道。

接下来同学们参观了古代兵器馆,了解古代兵器的发展史;参观了兵圣宫,了解兵家思想,认识古代著名兵家将领。高一五班孙瑞涛和宋宇航交流谈道:“《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之一,它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更是一部哲学著作。孙子兵法强调‘以战止战’,主张用智慧和谋略来解决问题,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一七班的邓徐玥琛同学说:“ 孙子的兵法对于中国军事有着深远意义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智慧。我深深折服于孙子思想的魅力以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次研学之行让我受益非浅。”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这次研学活动,让同学们在行中学,在学中知,让书本照进现实。观东营风物而胸怀黄河精神,让黄河文化和先辈们的英雄事迹激励我们奋勇前进!(通讯员 宋晓)

责任编辑:杨海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