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历史之笔,书人生问卷|杜威学子赴京研学纪实(一)

5月的微风吹过,即将迎来蝉鸣。

5月3日清晨,青岛火车北站,一群身着白衣红帽的青少年有序集结,青岛五十八中杜威实验学校高一全体14个班、高二4个班共计650余名学子脸上写满兴奋与期待。这是一场与未来的约定,6时14分,满载杜威学子的专列缓缓启动,向着600公里外的北京,逐梦起航。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提升学子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提高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此次研学,青岛五十八中杜威实验学校积极响应青岛市“十个一”指导思想,结合自身学情、校情实际,精心策划研学路线、站点、方式,以知名高等学府为中心,以“拾历史之笔,书人生问卷”为主题,兼具学思践悟游多重功能,真正让学子们通过本次短暂的研学活动,实现开眼界、长见识、强志向、蓄动力的效果。

绿色是5月的主色调。伴随着高铁专列的飞驰,窗外的景象让一直沉浸于书海中的杜威学子眼前一亮,大自然首先为研学旅行奉上第一道“开胃菜”。

田野里,麦苗拔节抽穗,一畦畦,一垄垄,着一身绿衫,在暖风中喜气盈盈、颔首微笑;道路旁,杨柳的发梢由黄变绿,由短变长,优雅的背影让人注目艳羡;车厢里,闪亮的眼神、好奇的表情不时互换、碰撞,心情与梦想一同放飞……时间不知不觉来到10时06分,北京南站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杜威学子整齐划一,有序走出站台,一言一行均彰显着阳光、自信、儒雅、大气。

十菜一汤两主食,在驰骋4个小时后,同学们落地午餐充满北京风味。饭后,简单休整,杜威学子便朝着本次研学的第一站——八达岭长城奔去。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缩影,同学们在攀登和探索的过程中走进历史,眼观、耳听、触摸着历史的厚重,探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戍守边疆的决心。

“长城,始修于战国,连接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明朝。现如今,秦汉时期的古长城遗迹或已被连年战争所毁坏,或因年久失修而荒废,可以攀登的已寥寥无几。唯有明长城保存比较完好。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蜿蜓六千余公里,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而在北京境内最负盛名的便是居庸关、八达岭、水关三处长城。今天攀爬八达岭长城,举目四望,何止一个雄伟了得,让我深刻领会到中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一名同学感悟道。

“八达岭居于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之间,取四通八达之意,自古便有玉关天堑之称。作为国家级5A级景区,八达岭长城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闻名于世。它分为南北两段共十八座楼,我和几个同学沿南端而上。若问长城给我的第一印象,那便是险。两个烽火台之间的坡度最大可达到近60度,即使扶着栏杆仍心有余悸。脚下踩着的台阶高低不一,有的一步能跨三级,有的手脚并用才勉强能够到,这着实要求我们小心脚下。山间云雾缭绕,一眼望去看不到最顶端。青茏的山色在大雾中只露出些许轮廓,凭空增添了几分神秘,令人无法估测自已的实际高度,只觉宛在云端。”另外一名同学说。

“古代爱国将士曾走过的路,今天我们重新踏足。我们远远望见一座敞亮的方台,上竖两根标杆,而旁边又无逸出的通路,无疑是好汉峰了。环顾四周,从垛子中向外看,群山样貌大批浮现在眼前,重峦叠嶂,绿树翠林,风景这边独好。真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参与研学的同学感慨道。

在这里,同学们于学于研中感悟着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开拓进取且充满向心凝聚力、维护统一、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领会到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长城精神。

带着八达岭的收获感悟,同学们来到当天的第二站——鸟巢和水立方。

作为“双奥”城市,北京的奥运元素随处可见。在奥林匹克公园,同学们纷纷与鸟巢、水立方、奥林匹克塔等建筑合影留念,感受气势宏大的建筑特色和奥林匹克精神,丰富知识,充实体验。

“鸟巢呈椭圆形纯钢材建造,水立方外形似一个大立方建筑体,两个建筑都设计得非常好,有艺术感。这是我第一次与鸟巢如此亲近,第一次如此详细地观察它、了解它。”一名同学说,通过研学导师的介绍,他了解到“鸟巢”融入了绿色、科技、人文的设计理念,使其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一座独特历史性标志性建筑,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具有开创性意义,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了历史见证。

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水立方’是世界上最大的膜结构工程,除了地面之外,外表都采用了膜结构——ETFE材料,由约3000块气枕组成的膜结构构成,蓝色的表面出乎意的柔软但又很充实。”一名同学通过研学导师的介绍了解到,该建筑集建筑学、结构力学、精细化工、材料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等于一体,建造出具有标志性的空间结构形式,不仅体现出结构的力量美,还充分表现出建筑师的设想,享受大自然的浪漫空间。

第二天一早,同学们先后参观了天安门和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的行宫和政治中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故宫是全国各地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

对于同学们来说,故宫更是一座具有教育意义的博物馆,能够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进入故宫前,同学们首先对故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做了预习,熟悉各种建筑物的名称和位置等,这些知识在研学活动中得到深入印证和加深理解。同学们带着求职探索的心情前往,推开六百多年历史的大门,欣赏凝固着历史的文化瑰宝,感受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征与建筑美学,触摸历史,感知文化,与时间相遇,与历史对话。

鲜衣怒马少年时,且歌且行且从容。研学第一天,同学们与期待和梦想初次对话,在研途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随着当天晚餐时间的到来,逐梦之旅画上结实的逗号,接下来,他们将前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与知名高等学府深入对话交流。(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杨海涛)

责任编辑:杨海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