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生命之光!青岛新时代“提灯女神”分享护理一线动人故事

用暖心的陪伴、精神的支持、周到的护理点亮生命之光

新时代“提灯女神”分享护理一线动人故事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11日讯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者在呵护生命、维护健康、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市护理事业蓬勃发展,护理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模式更加多元,护理服务供给持续增加。目前,注册护士总数达到5.4万名,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5.1人。她们在不同的护理岗位上,用暖心的陪伴、精神的支持、周到的护理点亮生命之光。

在第112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医心向党 医心为民”青岛市护理行业先进典型代表媒体见面会。邀请了山东省首位、青岛市唯一一位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获得者,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终身护士、护理顾问李桂美 ;“中国好护士”、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获得者,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护理部副主任兼急诊科总护士长位兰玲;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获得者,青大附院急诊门诊护士长杨海朋;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青岛市中医医院(市海慈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护士孙艺,分享那些奋战在临床护理岗位一线的动人故事。

“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做下去”,84岁高龄坚守护理岗位

对于84岁的李桂美来说,护理工作是她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1994年从六医退休后,她并没有离开医院,而是选择继续从事着她热爱的护理工作,被医院聘为终身护士、护理顾问。直到今天,她已与护理事业相伴走过了66年的光阴。

护理工作很平凡,但是李桂美始终以南丁格尔精神激励着自己,把患者当亲人,把事业当生命。在她年轻时,她以医院为家,白天黑夜连轴转是常态,平均每年工作300多天,每天工作超13个小时,曾经连续38个除夕在病房里度过。

六医一直承担着青岛市各种危重症感染性疾病患者救护,这对护理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护理技术和理念上的传帮带非常重要。李桂美说:“2005年,医院以我的名字创建了‘李桂美护理组’,我带着优秀的年轻护士们,学习护理知识,提升护理理念,随时到病房了解患者的需求,解决患者提出的问题。组里成长起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护理人员,成为全院护理工作的中坚力量,全院一半以上的护士长出自这个护理组。”

作为青岛市红十字会“李桂美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之一,李桂美至今仍常常到社区为不便出门的老年病人服务,打针送药,提供健康咨询。除此之外,她还承担着医院环境卫生学的监测采样工作,为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她说:“这些工作并没有让我觉得劳累,相反,能在耄耋之年发挥自己的余热,依然坚守在自己心爱的护理岗位上,我感到特别高兴。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做下去!”

“急诊生命+”,用爱心和技术给生命更多可能

急诊科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从事护理工作40年的位兰玲已参与抢救危重患者近10万余人次。

为了提高患者的救治水平,医护人员就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我们从强化青年护士的技能培训和抢救演练入手,培养了一支素质过硬的急救护理铁军,不仅多次获得全国、全省技能大赛冠军,还出色完成了奥帆赛、上合青岛峰会、海军节等重大医疗保障任务。我们的这支护理‘铁军’培养了20余人走上了护士长岗位。”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位兰玲作为青岛市援鄂医疗队的护理、感控主管,同132名医护人员在武汉奋战52天,打造了“6S”标杆病房,收治危重患者104名,配合医生为危重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创造了患者零死亡、队员零感染的“青岛奇迹”。

“用自己的爱心和技术表达对生命的敬畏”是位兰玲始终坚守的初心。为了这个初心,她成立了“急诊生命+”志愿服务队,希望带给生命更多可能,让医疗服务更加温暖。“很多年前,我们急诊收治了一位在公交车上呼吸心跳骤停的24岁姑娘,因错过‘黄金抢救时间’,这个年轻的生命逝去了,我们医护人员特别特别痛心。从那一刻起,我意识到急救不应局限在医院内,要让社会更多的人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她说,团队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学校、社区、建筑工地等场所,向市民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万余人次。团队中的24位医护人员和1位职工家属还填写了《青岛市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自愿在逝世后把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希望让爱延续,为生命接力。

“男”丁格尔也很“暖”,铺就患者安全之路

杨海朋是一名“男”丁格尔。2011年,他刚到青大附院工作时,全院只有22名男护士。当时,社会公众对男性从事护理这个职业的认可度并不高,在工作中,他经常迎来异样的眼光。体力充沛、精力旺盛、心理素质过硬……实际上,男护士的优势不言而喻。如今,全市男护士从业人数达到了2374人,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科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青大附院急诊门诊是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抢救任务最重的科室,年接诊量在12万人次 。在杨海朋看来,随着市民对健康服务需求的增加,护理工作不仅局限于病人疾病的护理,也更加强调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杨海朋说:“2017年,我在急诊监护室曾救治了一名因大量酗酒而导致重症胰腺炎的男性患者,经过全力抢救,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但患者醒来后对各项治疗也比较抵触。经过耐心的沟通,才了解到患者是觉得自己给家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们护理小组24小时陪在患者身边,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也对他进行心理疏导,联系家属通过视频聊天的方式为他加油打气,患者燃起了与病魔抗争的信心。在他出院时,他对我们说,‘感谢你们在我最无助和绝望的时候,一直鼓励我,让我重拾信心。’ ”

杨海朋说:“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是我人生的理想,也正是为了这个理想,我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我将始终用高尚的医德、暖心的服务、踏实的工作铺就患者安全之路。”

无愧洁白护士服,照护更多生命在ICU重生

重症监护室(ICU)离死亡很近,却也是重生之处。这里收治的多是急危重症、病情复杂、变化快的患者。26岁的孙艺已在这里工作五年。她说:“我和同事们默契配合,救治过许多宝贵的生命,职业的自豪感让我更加步伐坚定。”

“小时候打针,护士阿姨总会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鼓励我说‘小朋友真勇敢’;上学时突发肠胃炎,护士姐姐会暖心地给我一杯热水,护士在我心里一直都是暖色的,她们温暖了我,也种下了梦想的种子。长大后我也想将这份温暖传递给别人。”孙艺说,工作后,她对护士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暖色是面对患者时的耐心与热情。冷色则是抢救生命时的果断、沉着冷静、争分夺秒。护士这份职业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坚守。

作为一名中医护理人,孙艺从入院起就开始学习各种中医护理技术。“今年1月,科室有一位李阿姨饱受新冠失眠之苦,这让我感到非常心疼,于是我便每天为她做中医护理,为她用中药泡脚,在心、神门、皮质下三穴穴位贴敷。突然有一天,她非常兴奋地说她终于不失眠了。那一刻我感到特别欣慰,我欣慰阿姨终于睡了个好觉,我也骄傲,因为我用祖国传统医学为患者减轻了痛苦。”

年轻代表着更高的目标和无限的可能。孙艺说:“我还年轻,未来还有更高的目标需要我去追求,未来也还有更多的患者需要我去照料,作为一名年轻护士,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无愧于这身洁白的护士服,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郭菁荔)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