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青岛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四阶段提升,今年还有这些计划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17日讯 供水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惠及广大民生。青岛属于北方资源性缺水城市,保证市民饮水安全一直是市委市政府最关注的重要民生工程。40年以来,从以前的没水吃,到如今吃上安全放心自来水,特别是从1985年开始,青岛连续多年将农村饮水安全列入市办实事,青岛水安全保障能力有了巨大提升。

受水源条件、山丘区自然地理环境、村庄分散布局等因素影响,上世纪80年代以前,青岛农村供水设施简陋,群众大多通过自备井、村庄浅水井、河道、水库等取水,干旱季节有的还需要远距离拉水;同时,部分村庄的水源还存在氟超标问题,水量水质都得不到保障。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难题,青岛市自1985年开始,连续实施多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这也是全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头号工程。

2004年市办实事:实施五镇二岛集中供水工程,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图为平度市自来水通水。

青岛市水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峰介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过程,大体可概括为4个阶段:一是“十五”以前,重点实施乡镇驻地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乡镇驻地及部分严重缺水村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并连续多年实施除氟改水工程。二是“十一五”期间,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继续推进除氟改水。至此期间,共解决了1143个村庄水氟超标问题,受益群众106.2万人,氟超标问题基本解决。三是“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阶段,主要是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乡镇规模化供水得到大力推进。四是“十四五”以来,进入提标升级阶段,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目标,实施水厂升级、管网改造、供水信息化建设。

2006年市办实事:莱西市水厂改造

农村饮水安全不仅涉及群众切实利益,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更是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40年来,我市农村自来水从无到有,从零星单村供水到规模化集中供水人口覆盖率达到9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这一成果对于资源性缺水的青岛来说,的确来之不易。从让农民群众喝上水,到喝上安全水、放心水,随着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积极推进,还将让广大农民群众喝上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优质水。

我市建成的农村标准化水厂代表-西海岸新区大场水厂

多年来农村饮水安全的提升,给青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底气。市水务管理局农村水利和移民处处长惠忠春表示,“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关精神,结合全市‘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要求,呼应基层所呼所盼、抢抓水务发展有利时机,计划用三年时间,扎实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全市农村供水水质水平。”

2023年,全市计划实施11个农村供水提标升级项目,涉及369个村庄,改造主管网391公里,预计141万人受益,进一步夯实农村供水基础设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责任编辑:王亚楠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