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如一日!青岛一群公交司机与两位残疾老人的爱心“结对”故事很暖心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24日讯 日前,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福莱社区一栋居民楼家中,隋仁富和隋仁山两位老人正在开心地吃着生日蛋糕。

围绕在他们身边的是一群真情巴士公交26路线的司机们。当天是隋仁山老人的84岁寿诞,也是26路线司机师傅们为他庆生的第12年。

一面之缘牵出12载帮扶真情

2011年,真情巴士26路驾驶员张光山在运营车辆过程中,经常在龙泉王家集和红石崖集的附近站点遇到两位老人,他们总是手牵着手乘车,他们一位眼睛看不到,一位耳朵听不到,这引起了张光山的注意。张光山与同事们说起这一情况后,大家便商量如何能够帮助他们。“隋大爷兄弟二人相依为命近八十年,哥哥失明,弟弟聋哑,虽然有国家低保保障,但生活中有诸多不便,这种情况任谁看到也要忍不住心疼。”张光山表示。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敬老帮扶的想法便在大家的心里生了根。于是,26路驾驶员们成立了“一家人”敬老志愿团队,决定长期帮扶兄弟二人。

团队带头人张光山回忆起过去:“隋大爷哥俩年纪大了,也不会做饭,吃饭总是胡乱凑合。我们下班后有空就多来陪陪,做做饭,干点家里的活儿,有时候上班忙来不及做饭,就买点现成的包子、水饺,老人也不嫌弃。”

初识隋大爷两兄弟时,二人还住在红石崖街道南莹村,老房子的卫生和安全情况都不太好。2015年,南莹村旧村改造工程项目启动,26路驾驶员们帮助老人搬家租房子,将两位老人妥善安置。“当时回迁的楼房还是我陪着一起去抓的阄呢!”没能帮老人们抓到一楼的房子,张光山觉得有些遗憾。在帮助老人顺利搬家入住之后,志愿者们细心地在一至四楼的楼梯扶手处用绳子做好了记号,“这样隋大爷二人摸到绳子,就能顺着找到自己的家了。”

爱心接力传承敬老美德

与老人一同欢度传统节日、庆祝生日,为老人收拾家务、整理菜园,带老人出门观光、游玩……多年来的悉心陪伴不仅让老人脸上多了笑模样,也让志愿团队的成员们收获了满满的幸福。2022年,在志愿团队的真情陪伴下,隋大爷两兄弟获评青岛日报社爱心陪伴公益平台颁发的“十大快乐老人”。

12年的光阴流转中,26路线更新换代了一批批驾驶员,每一位分配到26路线的驾驶员都知道“一家人”敬老团队与隋大爷两兄弟的故事,他们主动加入到帮扶的队伍中,力尽所能为他们做点事儿,将敬老爱老的美德传承了下来。

经常陪伴老人的志愿服务行动也赢得了26路驾驶员家人和朋友们的支持。“每回我去看望老人,我媳妇儿都会包一些饺子、包子让我带上,孩子每次都要跟着去,还说想跟隋大爷学着拉二胡呢。”志愿团队成员韩王刚说。

其他线路上的同事了解到26路的敬老的行动后,也共同参与到帮扶活动中。家里种植大棚的同事会让张光山等人捎点新鲜果蔬给老人,到了过年捎福字、对联、新碗筷,为老人买鞋子……在大家的陪伴下,隋仁山、隋仁富两位老人丝毫没有相依为命、身体残疾的苦楚,他们家中经常传来的阵阵欢笑声感染了社区邻居。

对隋大爷两兄弟的帮扶只是一家人敬老志愿团队敬老爱老行动的缩影。12年来,他们先后帮扶了5位空巢老人。

车厢内温情守护平安出行

敬老爱老是“一家人”敬老志愿团队的初衷,也成为26路驾驶员们车厢服务的特色。“26路跨越城区和村庄,途经龙泉王家集、红石崖集、薛家岛集等新区传统大集,沿线乘车乘客居多,从村里坐公交去市区卖菜的老人也多,我们还特别开设了一班早上5点拉菜农的专线,希望能给老人们多一点照顾,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张光山表示。

车厢里,他们总是留心观察,温情帮扶,拾金不昧、救助伤病乘客、护送走失老人回家、背扶老年乘客上下车……这些温暖的举动在26路公交车厢内频频上演。每逢大集他们还到车站附近开展帮助老人提重物、搀扶老人乘车等志愿服务。

在线路56名驾驶员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26路获评“青岛市敬老文明号”,2022年获评“山东省最美敬老爱老公交线路”。满载着温情26路守护着乘客平安出行,驶出了一条敬老爱老的文明之路。(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薛颖)

责任编辑:王亚楠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