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画有理丨考试前请“大师”给文具开光,不信孩子信“大师”?

近日,长沙某初二家长群曝出一段让人难以置信的聊天记录。

聊天截图显示,家委会计划组织孩子们去南岳上香祈福,并请“大师”给孩子们的会考文具开光。而且,带队的是教孩子的老师。

事情在网上发酵后,校方回应说是家长自发行为,教师不知情且未参与。真相到底如何,老师有没有参与,是非曲直自有当地教育部门调查。不过,科技发展到飞船遨游太空、人工智能可以编程的今天,仍出现这种抱团带着孩子求诸“大师”,以期金榜题名的行为,值得深思。

求神拜佛,在中国有着很深的传统。有人认为是一方风俗,传承已久,具体到考试,古代科举考试前,考生拜“文昌星”算得上是常规操作,并由此衍生出多种“讨彩头”的做法,酒有“状元酒”,糕有“状元糕”,笔都要用“魁星点斗笔”。至现代社会,随着民智渐开,科学理智取代唯心幻想,这类行为被归于封建迷信一类。

话说回来,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个人求与不求,拜与不拜,是寻求心灵的慰藉、释放压力,还是真心笃定如一,都属个人自由,与他人无涉。趋利避害与祈福相祝的美好愿望古今相通。

不过,家委会倡议、集体组织、动用班费、请“大师”给考试文具开光,如此兴师动众,就离了大谱了。首先,此类集体行为会强化封建迷信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毕竟每个人都有“从众心理”,何况是未成年的初中生。若是孩子们将这场集体秀中传递出的观念信以为真,树立为人生信条之一,那真是遗祸匪浅了。

再者,网传活动中出现了老师的身影。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理应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应该是崇尚科学的榜样,一句话,老师要有老师的样子和本分。再者,考试之意义,在于智力知识的提升,在于努力奋斗之过程,临时抱佛脚,将希望寄予“大师”身上,无疑是不靠谱的讨巧捷径,与教育本身的意义背道而驰。

望子成龙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夙愿。但是,成功没有捷径,考试如此,人生亦如是。与其相信“大师”的神秘力量,不如多关心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学习态度,脚踏实地,鼓励孩子勤奋努力。因为,最终上考场的不是“大师”,是孩子。(策划丨赵翠翠 漫画丨迟玉倩 观海创意+出品)

编辑:孙飞 张兆新 赵梦星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