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质量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和“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促进全市上下思想不断解放、能力持续提升、作风加快转变
以担当实干奋进新征程
作风好坏关系人心向背,能力高下决定事业兴衰。
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岛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高质量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和“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促进全市上下思想不断解放、能力持续提升、作风加快转变。广大党员、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实干作答,靠奋斗出彩,用实绩交卷,加快推动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在青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青岛新篇章。
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处长随访员”到青岛市民中心现场征集办事企业群众意见建议,解答疑难问题。余博 摄
激励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推动重点问题高效解决、重点工作高效推进、重点任务高效落实
青岛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当前正处于城市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关键期。能否实现赶超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能力至关重要。
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实际问题论能力、以高质量发展项目和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论业绩。青岛在全市党员、干部中鲜明地树立起实干实绩的干事创业导向,在全市部署开展了“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引导和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转作风、强能力、抓落实、促发展,用一次牢记嘱托、践行使命的集体出征,进一步推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市委出台《关于实字当头干字为先 大力锻造“实干家”干部队伍的意见》,明确了锻造激情状态更加昂扬、作风能力更加过硬、创新突破更加有力、源头活水更加充盈的“实干家”队伍的路径;常态化举办区(市)、镇街党委“书记擂台”和市、区(市)部门“局长擂台”“处长擂台”“科长擂台”,持续激发“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斗志和干劲;各区市、各单位领导班子认真开展“当龙头、作表率、开新局”大讨论,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到全省龙头、全国一流的坐标中,剖析现状、寻标找差、厘清不足,深挖作风能力根源;创新探索“一线工作法”、重点调度法、“回头看”工作法、考核排名法等一整套务实管用的路数打法,在区(市)中实行“摘星夺旗”排位张榜,对市直单位实行“挂牌预警”,每半年组织一次50亿元以上大项目现场观摩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的推动下,全市迅速兴起走在前列当龙头、转变作风强能力、真抓实干促发展的热潮。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扛牢稳增长责任,在实体经济振兴、招商引资、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等各条战线上展现实干担当,切实将作风能力提升的成效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一批项目建设的“青岛速度”、服务企业的“青岛做法”、沉入一线的“青岛担当”相继涌现——
青岛光电产业园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用28天,从签约到开工30天内完成立项备案、建设规划审批等前置工作;
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4个多月、从开工到首栋建筑封顶用时不足百日;
宜品蓓康僖(青岛)羊乳制品有限公司国内最大单体羊奶粉生产基地从签约到正式投产仅用15个月;
市内三区道路运输车辆年审工作流程繁琐、服务质效不高,市委巡察组主动靠上启动“立行立改”,“车主们吐槽的堵点”终于解决了。省级重点项目中启产业园光伏新能源项目在推进中遇到了难题,导致建设进度严重滞后,胶州市纪委监委护航专班闻讯立即组织相关单位协商推进,快速解决了项目难题;
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因历史遗留问题多,“停摆”达12年之久,群众反映强烈。多部门合力攻坚,广大干部冲在一线,短短3个月拆除违建20余万平方米,8个月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
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在项目施工现场、在民生改善一线,随着“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纵深推进,青岛干部队伍“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的作风能力明显提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自信和干劲显著增强,比学赶超、你追我赶、加压奋进的氛围更加浓厚——
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办公室成立5个调研组,深入各区(市)及50多个重点企业,多主题多场景用好用活“一线工作法”,助力青岛营商环境持续进位争先;
崂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赴复星集团上海总部及其既有度假项目所在的三亚等地拜访,诚意十足、服务到位,不仅为青岛引来了复星ClubMed国际旅游度假项目,还引来了另一个头部文旅项目。在张村河片区改造中,这个区的区、街、社区干部更是迎难而上、攻坚突破,刷新了拆迁补偿的“崂山速度”;
当得知国内民用卫星头部企业九天微星主要负责人来青岛公务行后,市南区便想方设法与对方取得联系,并进行了深度交流。为加深彼此了解,由区委书记王锋带队主动前往北京,再次对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最终,九天微星在市南区签约落地;
南京路拓宽改造、海尔路-银川路立交工程施工中,住建系统和施工单位的一批党员、干部吃住在工地上,推动项目建设跑出青岛道路建设“加速度”;
顶格推进太平山中央公园、浮山森林公园建设,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舍昼夜。焕然一新的两个公园今年4月27日对市民开放后,很快成为市民、来青游客踏青休闲的好去处;
……
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的推动下,各项重点领域工作纷纷实现提标、提质、提速、提效。通过一线考验和作风淬炼,全市掌握起833名群众认可度高、一贯表现较好的干部人选,在疫情防控火线提拔了211名优秀干部,从市委重点工作一线提拔使用了50余名市管干部。同时,市纪委监委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容错纠错工作的实施办法》,2022年共容错免责25人、打击诬告陷害7人、回访教育1530人,为14个党组织和323人澄清正名,树起激励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
在推进“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的过程中,全市形成了对标对表、事争一流、重点攻坚、一线调度、过程管理、擂台比武、摘星夺旗、督考协同、奖优罚劣、赛场选马等作风能力提升机制,为下一步各领域重点工作提质增效提供了有效路径,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作风能力提升常态化、长效化推动营商环境、作风能力、发展质量“三个大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的必然要求。面对企业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青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于2023年开年不久在全市部署开展了“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动员全市上下巩固“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成果,不断推动作风能力提升常态化、长效化,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务实的政策举措、过硬的作风能力,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保障。
这是一次干部队伍作风能力的大检阅,也是一次优化营商环境的再动员。全市上下迅速行动,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广泛对标先进城市,聚焦优化政策、服务、要素、市场、法治、人文“六个环境”深入开展“六大专项提升行动”,聚焦“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目标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实现营商环境、作风能力、发展质量“三个大提升”。
——出新举,推动惠企便民跑出“加速度”。
市行政审批局开展“智审慧办”品牌提升攻坚行动,持续拓展数字化审批服务场景,加快建设“无证明大厅”;市公安局研究制定32条措施提升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市市场监管部门与相关部门联合推出26条支持政策措施,促进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市民营经济局党组会议创新设立“民企时间——倾听企业声音、服务企业发展”议题,邀请民营企业家参加局党组会议,倾听民营企业心声。
——亮实招, 推动帮企护企迈上“新高度”。
市财政局实施政策惠企、提速增效、资金聚力三个专项行动,强化财政政策供给,加快政策兑现速度,提升对重大项目、优质项目的资金要素供给能力;青岛中院推出《青岛法院优化法治营商环境20条措施》,聚焦重点审判执行领域,强化司法供给,聚力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市工商联聘任30位民企营商环境观察员,向商会、民企发放调查问卷和服务手册,努力提升精准服务水平;市行政审批局组建“金牌团队”,盯着项目干、围着企业转,紧跟、跟紧重大项目,推动审批服务提质增效,实现项目落地开工再提速;市发展改革委机关青年干部组成项目服务青年突击队,开展服务项目建设现场调研,分析研判后建立台账,加快协调解决;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家谈”活动,让青岛国际机场集团等10家企业站在“C位”,针对项目建设、公司运营中的堵点痛点难点畅所欲言,由政府部门现场解答。
——强作风,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有力度”。
市纪委监委推动作风能力提升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深化拓展“护航行动”,聚焦实体经济、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市委中心任务,扎实开展全流程嵌入式监督检查,从“送政策、督项目、优机制、扩成效”等方面深化提升护航效能,坚决纠治损害营商环境的作风顽疾;市人社局举办“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一季度“处长擂台”,推动政策落地见效;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建立“一企一员”对接服务机制,多次走访山东港口各业务集团,协助企业推进注册经营、属地保障、政策落地等,助力该集团5大板块136家企业落户港区;青岛自贸片区建立“333”企业服务体系,实施“政策上门”“关爱上门”“问计上门”三项上门服务计划,推动“信用赋能”“数字赋能”“金税赋能”三个赋能行动,不断激发企业干事创业活力。
此外,青岛还广泛开展了“我为营商环境献计策”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在全市营造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的浓厚社会氛围。该活动共收集相关意见建议520余条,首批126条意见建议已落实。
事业发展永无止境,作风改进永无止境。时下的青岛处处涌动着发展进取的蓬勃活力,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笃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全市上下将持续抓好作风建设、能力提升,不断凝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青岛新篇章。(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萍)
青岛日报2023年6月14日1版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