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市场监管服务型执法新模式,今年64家企业被“轻微免罚”,7家企业修复信用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市委“三条线”重点工作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市场监管服务型执法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推行“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市场监管服务型执法新模式,将“更有力度的服务、更有精度的监管、更有温度的执法”贯穿市场监管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持续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立足企业需求,事前用心服务。市南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同志与重点企业“结对子”,定期访企问情问需,及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设置联络专员,对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办理时限,闭环督办落实。根据企业需求,做好事前普法工作,开展普法宣传18场,上门送法300余次,引导市场主体主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全面落实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26条”扶持措施等最新惠企政策;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培训,优化专利权质押贷款服务,为科技型企业纾解融资难、融资贵等瓶颈问题;联合农商银行开展“政银携手益小微”系列活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动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市场主体的需求土壤。

依托12345等数据资源,动态分析研判,在旅游旺季、节庆活动等特殊节点,提前进行业务培训和告诫提醒。今年以来,联合公安、街道等部门开展联合指导检查7次,培训市场主体1000余家,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1500余份,辖区市场监管违法行为明显下降。

突出包容审慎,事中精准执法。坚持“轻微免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综合运用劝导示范等多种“柔性执法”方式,教育引导当事人自觉守法、规范经营。今年以来,对64家轻微违法市场主体不予行政处罚或减轻处罚,合计减免罚款179万元,同比增长49%。

坚持“严违重惩”。对严重违法行为,果断“亮剑”,重拳出击;对区域性、行业性的突出问题,重点整治、根除病灶;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问题,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开展“铁拳”行动,查办相关件51起,罚没款226万元,全面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屏障。

坚持“过罚相当”。进一步完善案审制度,充分考虑市场主体违法主观性、社会危害程度等,坚持过错与处罚额度相适应,科学审慎使用行政处罚裁量权。今年以来组织案审会议14次,审核案件137件,有效避免了畸轻畸重或显失公平,让企业充分感受到“执法的温度”。

强化信用修复,事后持续护航。建立“事后回访”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事后回访制度》,将案件回访纳入行政执法必备程序,案件主办部门牵头组织行业专家、技术机构等定期进行实地回访,协助市场主体找准问题症结,知错改错、轻装上阵,持续服务市场主体健康成长。

搭建“信用修复”平台。大力支持失信市场主体重塑信用,优化市场主体经营异常名录移出办理流程,由原来的多部门办理简化为到市场监管所“一站式”解决。今年以来,已为626家市场主体办理移出异常名录,为7家企业完成了修复信用,宽严相济、进退有序的信用监管新格局加速形成。

开展“暖心助企”行动。推动质量技术“提质强企”,对个性质量问题实施“一企一策”帮扶,加快“青岛优品”培育、评价和保护体系建设,围绕市南区主导产业挖掘品牌资源,指国信、新华锦等8家企业申报2023年“好品山东”品牌,培植品牌竞争新优势。(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萌 通讯员 郑凯心)

责任编辑:刘丽娜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