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5日讯 2010年,董述飞报名参军,在热血沸腾中铸就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大诚信”格局。2016年,退伍后的董述飞进入了公交行业,秉承部队的“大诚信”理念,他把十米车厢当军营,展示军人的诚信本色和责任担当。多年来零事故、零违章、零投诉,安全行驶17万公里。他总结推出“三想五要”特色服务法,2022年被公司全面推广。日前,董述飞获评青岛市“诚实守信”文明市民。
将“大诚信”融入工作的“小切口”。董述飞在事无巨细中构筑起了实现人生价值、践行承诺的“前沿阵地”。每年冬季董述飞坚持在便民箱里备上暖手宝、暖宝贴、手套、姜水等御寒物品,开展了暖扶手、暖坐垫特色服务,打造“温暖车厢”;夏季则准备了爱心雨伞和一次性雨衣,打造“无忧车厢”。
把“大诚信”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董述飞工作之余积极投身公益活动,坚持三年给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还因此收到了老人的“爱心馈赠”。“你是经常去八大峡社区给老人做饭送饭的司机师傅吧,可算找到你了!”2022年12月14日上午9点左右,董述飞驾驶公交车停靠在板桥坊车站准备发车,一位女市民拎着袋子从前门上车,称自己是家住八大峡社区冷淑芬老人的女儿,受母亲委托特来表示感谢。“老人常惦记你。这里面装的是手套、鞋垫、暖宝宝什么的,是老人的一份心意,你一定收下。”
自2019年12月开始,董述飞便在瞿塘峡路星河爱心素食餐厅做志愿者,每周半天时间,一早便到餐厅帮厨做饭,中午就骑着摩托车走街串巷,为八大峡社区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送餐。三年多来,他骑着摩托车送餐跑了10000多里,也认识了很多“老朋友”,冷淑芬老人就是其中之一。这位年近90岁的老人家住三楼,腿脚不是很利索,他几乎每次都特意最后给冷淑芬老人送餐,这样可以等老人吃完饭,给老人收拾完碗筷后再离开。
收到老人的“谢礼”后,董述飞将棉手套、暖宝宝、棉鞋垫分类放进了车载便民箱中。他说:“要把老人的礼物转赠乘客,将老人的温暖传递出去。”(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博)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