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发布六大行动43条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政策,有望开通“崂省事”流动审批服务车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6日讯 加快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崂山再推系列创新举措。6日上午,崂山区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区“深化作风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情况,并发布崂山区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政策,包含服务助企、政策惠企、法治护企、市场兴企、要素联企、人文暖企等六大行动共43条意见措施。

一线探索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

这43条意见措施中,除对既有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外,另有10余条政策为崂山区相关部门在一线探索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其中,新推出的“一张点菜单·全程帮代办”项目服务举措,就得益于青岛钓鱼台·美高梅项目的审批实践。在探索形成该创新举措过程中,崂山区仅用时3个月就完成项目从主体建筑完工到开业运营的全部审批手续,大幅刷新国内同类型项目审批纪录。

基于此,崂山区深度提炼该案例的工作经验及服务模式,明确要围绕项目建设和项目运营两个全生命周期,对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等提供助力。将组建重点项目服务金牌团队,由区行政审批局负责重点项目全程帮代办服务统筹实施工作,确定首席服务员、模块服务员,其中首席服务员主要负责统筹调度项目进展及各审批模块之间统筹衔接工作,模块服务员根据业务分工主要负责各自审批模块事项跟进协调工作,金牌团队与项目方联系人根据实际需求,从商事登记审批模块、建设项目审批模块以及个性化定制的N个类别审批模块中挑选审批事项,共同制定具体服务菜单,签订委托协议,帮助项目准备材料、提交申请。同时,金牌团队还将按照分工实时跟进协调各审批事项,根据项目推进计划节点提醒相关审批部门及时完成审批。首席服务员根据项目需要随时召集金牌团队与项目方联系人联合会商,破解项目推进的难题和堵点。

为服务项目尽早建成交付,崂山区还由区住建局牵头,组建建设工程管理服务中心项目监督小组,推动工作从“碎片化管理”向“一体化服务”转变。

此前,项目进入验收阶段,针对人防工程初验、非人防工程初验、节能验收、质量交叉检查、人防工程竣工验收监督等六大事项需分别向相应业务科室申请,开展监督检查。如今,建设单位只需向建设工程管理服务中心项目监督小组提报验收监督申请,项目监督小组即可一次受理,依次开展建筑工程初验、节能验收及质量交叉检查、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监督等,真正让服务更优化、让企业少跑腿。

变“坐等服务”为“直通车上门服务”,崂山区还要打造“家门口”的“流动审批大厅”。据介绍,崂山区即将开通“崂省事”流动审批服务车,通过打造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政策解读、难点答疑等为一体的全功能、全要素、全领域移动大厅,常态化开展审批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进项目”,真正实现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发展之“进”。

打造与“示范窗口区”相匹配的营商环境

系列创新政策的发布,只是崂山区“深化作风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全市开展“深化作风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以来,崂山区锚定政策环境、服务环境、要素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宜居环境等“七个环境”奋勇争先,加快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

一方面,通过创新工作打法、优化工作机制,持续落实落细行动举措。崂山区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总指挥的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指挥部,建立了务实管用的月调度会等工作制度,组织开展营商环境重点领域“专题擂台”,营造崇尚实干、事争一流的浓厚氛围。同时,落实清单管理、多元评价、问题查处、督促检查四项机制,梳理形成区级层面“三张清单”76项;选聘35名“营商环境体验官” ,充分发挥体验官观察、监督、联络、宣传作用;持续解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急事难事。

另一方面,崂山区将优化营商环境与实体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建设等主线工作一体贯通推进。全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做大做强七条重点产业链,推进产业链 (集群) 党建联盟升级,以党建联盟“组织力”赋能产业发展“生产力”;聚力突破四大专业化园区建设,其中虚拟现实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分别成为全市年度首个挂牌的市级产业园区,崂山区成为全市第一个市级产业园区全部挂牌的区市;坚持扶优培强,新培育认定独角兽企业1家,总数达到9家,居全省第一位;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39家,总数达到541家。全流程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新签约落地过亿元项目73 个,其中50亿元项目6个、百亿元大项目1个,推动119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60个重点项目竣工投用;142个政府投资项目完成98.6%的投资计划下达,速度创历年之最。全面推进总投资1006亿元的196个城市更新建设项目,39个项目建成竣工,149个项目进场施工;跨海大桥高架桥二期全线通车,浮山森林公园建成开园,崂山文化展示中心开工建设,6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坚持产城融合理念,加快推动张村河、株洲路两个低效片区开发建设,可腾空盘活土地一万亩以上,极大拓展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空间,让“黄金土地”产生“黄金效益”,崂山现代化北部新城加速崛起。

同时,更加注重换位思考,持续提升政策供给效能。崂山区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出发点,以市场主体满意为落脚点,变“要怎么做”为“企业需要怎么做”。在政策制定上,创建“按需点单、照单上菜”全链条政策服务模式,坚持多向企业“征点子” 、多方论证“制单子” 、多措并举“上好菜” ,推出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 “工业上楼” “稳中向好、 进中提质”,以及金融法务区、工业互联网、“汇智崂山”人才工程等一系列政策,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服务人才创新创业。在政策兑现上,持续完善全省首个“免申即享”政策兑现平台,将高新技术企业奖励、专精特新奖励、隐形冠军奖励等50余项政策纳入免申即享体系,强化刚性兑付,今年上半年拨付产业扶持资金12亿元。

始终保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奋斗姿态,崂山区致力打造与“示范窗口区”相匹配的一流营商环境,为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展现更多的崂山担当、作出更大的崂山贡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通讯员 张绪霞 赵子健)

责任编辑:刘丽娜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