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是根,船文化传承是魂

虽然已搬到新家近半年的时间,但每个周,辛克芳都会自己到老房子里住上几天。画画图纸,敲打船木,定骨涂漆……沉浸于古渔船模型的制造中自得其乐。就在前不久,辛克芳的“渔船制作技艺”正式成为青岛市市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随着科技的发展,木制船已经被金属船所取代,制作木制船模是为了传承历史文化,也是传承一种技艺。”辛克芳说。

他的船模“五脏俱全”

7月5日,在李沧区苏家社区的一处车库兼工作坊内,记者见到了68岁的辛克芳。

这两天,一家档案馆和辛克芳定制了一艘2米的船模,辛克芳告诉记者,每艘船模,尺寸都不一样,他会根据相关资料复制,严格按照比例缩小尺寸。无论从船体到船上建筑,再到内外各种小部件,都精密计算。辛克芳说,制作船模是个技术活,它不像造大船,大船只要下海不漏就行,而模型属于艺术品,还要讲究细节,“麻雀虽小”,却必须“五脏俱全”。

据辛克芳介绍,木制渔船从选料到成型,全靠手工完成。长期以来,渔船制作技艺并没有成形的图文资料,全靠手把手的师徒传承。记者在现场看到,辛克芳制作的船模,既有传统的渔船,也有装上马达就可以航行的机动船,但无论哪一种,一切都是“真”的。他的船模,真的可以下水。

申遗“一波三折” 成功意义重大

说到这次申遗的过程,辛克芳说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我们申报的‘技艺’,希望把造船技艺给传承下去,但拿去的表现形式却是船模,差一点就被专家给否了。”辛克芳告诉记者,根据专家审定的意见,申遗资料反复修改,作为技艺传承,最终还是回归初心,终于在今年6月份有了最终结果。“很多事情都是徒弟们在忙,我的任务就是把船模做好。”

辛克芳是崂山区金家岭街道山东头村人,青岛的渔船技艺就起源于山东头,由于当地百姓祖祖辈辈是渔民,渔船制造也应运而生。上世纪80年代,青岛的海洋捕捞曾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前来订购渔船的渔民络绎不绝。

“虽然往日场景再也无法重现,但我不能让这门手艺断送在我手里。”身为该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辛克芳直言,造船是根,船文化的传承是魂。

“申遗成功,是一种认可,我觉得意义重大,也让我自己更加有信心了。”辛克芳说,传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会做船的师傅越来越少,自己能做的就是把船的史料收集起来,把历史上的古船复刻出来,为后人了解船的历史和文化多一个重要窗口。

坚守非遗技艺 传播古船文化

据了解,去年一年的时间,辛克芳制作出5艘船模成品,件件都栩栩如生。而更令他欣慰的是,他的身边有了得力的帮手。女儿辛若丽以及徒弟张悦平、孙玉鹏等人也加入到船模制作的行列。

“在我很小的时候,对船的印象就是它那么大,当船画上眼睛的那一刻,我觉得那艘船就活了。”女儿辛若丽告诉记者,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但申遗成功,她能感觉到他的开心,这种开心是用金钱换不来的。

辛若丽介绍,下一步,他们计划让这项“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走进博物馆,通过讲解、制作木制船模,传播古船文化、中国海洋文化,让孩子们一步一步走进波澜壮阔的航海文化殿堂,同时也给渔船制作技艺更多的生存土壤。

辛克芳也表示:“我会继续制作更多的古船模,让更多的人亲眼看到、切身感受到咱中国古船文化的魅力。”  *(观海新闻/老年生活报记者 许瑶)

责任编辑:李鹏飞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