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评说 | “国漫+唐诗",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在中国人心中,大唐是一个永恒之梦。如何表达这个梦,是很多作家和导演都在尝试的事,此前,《长安十二时辰》《猫妖传》等都令人印象深刻。而现在,国漫电影《长安三万里》来了。



1


大唐璀璨如星汉,奔腾如江海,凌厉如朔风,飞扬如蛾眉,清泠如月光,滚烫如颈血……这样一个梦,通过唐诗传达出来。


这些诗,是心声,也是见证,它代代流传,告诉我们这个梦确乎存在过,它是如此迷人,至今仍触手可及。那一个个诗人的名字,如一座座山峰,矗立于世人的心头。那一首首诗篇,如一条条河流,奔涌于华人的血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带着醉意的李白举杯吟出《将进酒》,带着围坐的高适、岑夫子、丹丘生等人,一齐驾着仙鹤飞越银河之上。这是电影《长安三万里》中,颇具浪漫主义和瑰丽想象的一幕。


这也是国漫的特点,既有浓郁的中国美学,也可以上天入地,符合唐诗的调性。否则,李白在世人心中早已是神仙一般的存在,谁能担得起这个形象?即便是濮存昕,恐怕也只能演出中老年李白的神韵。人们很难接受李白形象的具象化,而国漫实现起来,显然容易多了。



2


作为梦,大唐似乎可以穷尽所有形容词修饰,也并不为过。只是,跟所有的梦一样,它混杂了理想、妄想、空想以及不可避免的误读。而当我们每走近一步,每深入一分,都会看见历史深处斑驳的铜锈与明灭的血迹。


《长安三万里》以李白和高适的友情,串起了整个时代,这样做无疑是讨巧的。两个人不同的性格和经历,呈现了唐诗动人心弦的两个侧面——浪漫和雄奇。李白惊天地、泣鬼神的想象力,以及高适名将之后与诗人“最达者”的身份,有利于呈现大唐的盛世景象。


这样的故事,让人觉得生动活泼。王维、贺知章、张旭、杜甫、李龟年等形象也一一出现,人们看了感觉很过瘾。而安史之乱的背景,让这个故事大开大阖,有了历史深度。其实,唐诗之美,是与大唐气象血肉相连、与唐代历史紧紧缠绕的,然而传承中它却往往被割裂开来。这让唐诗变成了一本本单纯的启蒙读物、一道道非对即错的考试题、一批批可供拆解赏析的文化标本、一处处最常用,也最廉价的装潢设施。这部电影在努力摆脱这一点,值得肯定。



3


当然,并不是说《长安三万里》多么完美,缺憾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杜甫这条线讲述得不多。虽然杜甫比李白、高适年轻了十几岁,但安史之乱时,杜甫早已是中年人,有了惨痛的经历。放大杜甫这条线,会让这部电影不那么飘,也会增加叙事层次。但这直接关系到一个问题:主创人员对于盛世下的苦难,能把握到何等程度?


这部电影将历史、野史和唐诗一锅烩了。对于电影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观众应该有自己的把握。比如,李白和高适的友情,真有这么深厚吗?这在历史上恐怕也难站住脚。二人中年时的确有交集,但老年时,当李白深陷广陵狱,高适有没有帮忙?李白出狱后对高适是什么意见?在他晚年的一些诗中虽未明言,却也透漏出来。在李白的美好记忆中可能会有杜甫,但有没有高适就难说了。


另一个问题在于剧情。168分钟的超长故事显然不够紧凑,这其实也是国漫的老毛病了。之前大火的《大圣归来》《白蛇:缘起》《新神榜:杨戬》等,都面临类似问题。能否在叙事上多加打磨,在表意和抒情之间把握好分寸,这些考验着国产动画创作者的智慧。否则,即使人们因好感而打了高分,电影拿到了好票房,也很难成为真正的佳作。


也许,让国漫插上唐诗的翅膀,就是《长安三万里》最大的贡献。希望它是一个好的开始,今后还有更立体、更血肉丰满的大唐等着我们。


责任编辑/王学义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