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实验小学教育微集团携手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院研究生开启“榉海偕行-海洋生态”研学实践,四一中队的队员们参与了此项活动。在海大志愿者的带领下采集藻类,认识藻类,研究用途......在实践探索中向海而行。
耕海踏浪 讲述海洋
7月17日清晨,队员们在班主任孟老师和家长们的陪伴下,来到太平角公园的海滩,开展海岸生态观察保护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队员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进行了藻类采集活动。活动中,大家边观察边采集,边讨论边分享,不一会儿便满载而归。
队员们带着采集到的丰富多样的海藻聚到一起,聆听海洋大学实践团成员郭鹏大哥哥的现场藻类常识讲解。大家了解到,海洋大型海藻因为所含色素的不同,呈现出绿、红、褐三种颜色,依此可根据色素分为三类,绿藻、褐藻、红藻。绿藻纲中有石莼属,石莼属下又有石莼、浒苔、孔石莼等种类。同时也知晓了石莼是否有孔不能作为石莼与孔石莼的区别;褐藻中的马尾藻属在青岛十分常见,可以用于制作饲料;根据已知调查可知青岛浒苔泛滥成灾的根源在江浙一带等专业的知识。队员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并将自己的收获与疑问及时与海大学子进行互动交流,在深度交流中增加对海洋生物的深度认知。
本次海岸生态观察实践活动就势而为,将海滩、海水和海洋生物作为鲜活的课堂,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进行了海洋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普及。海大学子的专业引导更好地激发起同学们亲近海洋、关心海洋、热爱海洋的情感。(通讯员 孟夏)
责任编辑: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