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2日讯 “亲爱的同学:你好,学校依据近三个月学生在校消费数据,将会为你发放隐形伙食补助500元,请注意查收。”17日以来,青岛理工大学部分经济困难学生,陆续收到学校发来的温馨提示。青理工通过食堂、超市等消费数据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信息比对、所在学院核实,明确资助对象,不公布名单,而是悄悄打进卡里,实现“精准帮扶”。本次“隐形资助”共资助95名困难学生,发放补助4.75万元。
“收到这样的短信有点激动,切实感受到了学校暖心的举动,我会努力学习、回报学校及社会,以后我也要将这份爱心延续下去。”小王同学激动地说。
“这个项目不需要学生申请,而是依靠客观的大数据分析来反映学生的在校经济使用情况。”青理工学生资助中心教师胡立功表示,由学生主动申请变成学校主动关注,既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实际经济困难,又保护了贫困生隐私,有效落实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近年来,学校不断建立健全机制保障,除实施系统完善的“奖、贷、助、补、勤、免”学生资助系统,还开展了“安心、暖心、贴心、系心”的“四心助力工程”,如分层分档发放返家乡交通补贴、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免军训服装费和卧具费、发放慰问金及御寒补贴等。
此次,学校依托现有“青理微学工”学生管理系统,以数字赋能助推学生资助工作提档升级,让资助对象零次跑、零材料,让资助工作者与资助对象零距离。今后,学校会持续将数字技术与资助工作有机结合,探索智慧资助新模式,实现资助数据多方位、全流程深度融合,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多选择、更加公平、更加便捷、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更高质量的资助服务,打造“有温度、有技术、有内涵”的资助工作。(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通讯员 丁于娟)
责任编辑: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