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快评 | 研学游,怎样才能“学深玩好”?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最近,媒体曝光了“高校研学游”背后的重重“陷阱”,引起舆论关注。据调查,一些研学项目让家长花了大价钱,实际内容却与广告宣传不符,有虚假宣传的嫌疑。

一个例子让人印象深刻。某名校暑期研学项目,广告中明确提到有大学的参观行程,价格高达9980元,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接近名校,给孩子报了名。但最后却发现,孩子根本没进入大学校园。按照工作人员的说法,“考虑到孩子打卡名校的心愿,将安排大家前往名校门口合影留念。”

花了近万元,就只是在大学门口合了个影?这样的结果着实令家长失望,也令公众错愕。然而,在暑期火爆的研学游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退一步来说,即便能进入校园,又能怎样?很多高校研学游,就是用各种方法混过学校门口的安检,组织孩子们在校园内转一转,去学校食堂吃个饭。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

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在“蜂拥而至”的追捧下,一些乱象随之暴露。价高质低、只游不学、隐患四起等,令很多家长担忧。据调查,相比同期相似行程的普通旅游,研学项目要贵出不少,特别是国外研学项目,价格通常是同类型普通旅游的1.5至2倍。部分研学项目口号喊得震天响,结果“游大于学”“游而不学”,“文化体验”变“景点打卡”,“研学团”变“旅游团”,让不少学生和家长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从业人员的资质认证方面也存在问题,去年,“研学旅行指导师”成为新职业,但市场上存在不少考证乱象,一些人只需要交钱就能买到职业证书。

要逐步消除乱象,必须加强监管。目前,研学游行业存在疏于管理、监督乏力的问题。很多项目忽悠人,而家长只能吃哑巴亏。研学游涉及旅游和教育,分属不同职能部门监督管理,相关行业标准也不明晰。什么机构可以开展游学活动,必须具备什么样的资质、满足什么样的条件等,还需进一步明确。以此为基础,还应完善相应的监督体系与惩罚机制。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决定于7月至8月在全国开展校外培训“监管护苗”2023年暑期专项行动,其中专门提到了研学旅行。

家长也应该保持理性。假如有条件的话,假期可以多陪陪孩子,带孩子出去走走。


责任编辑/王学义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