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是第13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为营造全民参与、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预防肝炎工作的氛围,市北区组织开展了“世界肝炎日”主题宣传活动。
宣传活动以贮水山儿童公园为主会场,市北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以现场科普宣传的形式,为群众讲解5种常见肝炎的临床症状、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以肝炎的三级预防为切入点,介绍目前国内肝炎疫苗的种类,接种的必要性等,帮助群众正确认识肝炎,正确看待肝炎患者,使肝炎可防可控不可怕观念深入人心。另外,辖区44家预防接种门诊设宣传活动分会场,宣传内容采取标准化模式,统一标准,统一形式,统一内容,同步开展,利用社区预防接种门诊的网格化属性,扩大宣传范围,增加受众人群,切实提高宣传活动的广度、深度,成为此次世界肝炎日宣传的一大亮点。
活动现场,居民纷纷反馈:以前害怕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怕被传染,现在知道了原来吃饭不会传染乙肝,会通过一起吃饭传染的是甲肝和戊肝;丙肝治疗不及时也会发展成慢性肝炎;吃海鲜的时候要充分加热后才能食用......通过跟居民朋友的面对面交流,有助于了解目前肝炎防治存在的难点,进行针对性提升。本次宣传活动立足创新宣传理念,联合辖区预防接种门诊通过多形式、多地点全面铺开宣传,宣传内容根据各类肝炎发病率进行个性化设置,统一培训,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进一步提高了辖区居民肝炎知识的知晓率,在此呼吁居民朋友们日常生活中应规范接种疫苗,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
合肥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世界肝炎日”为契机,结合“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走进杨家群丽景苑社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通过向居民发放宣传手册,现场义诊等形式,让居民了解肝炎的危害,家庭医生闫晓芸大夫对前来咨询的居民详细宣教了病毒性肝炎、自免肝、脂肪肝等相关肝病知识,以及肝炎预防措施、疫苗接种、临床诊疗、日常保健等多方面科普知识。此次活动让居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可防可治可控的疾病,日常做到定时体检,身体出现异常时及时就诊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
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型别上主要分为甲、乙、丙、丁、戊(即A、B、C、D、E)五型。其中,甲型与戊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乙、丙和丁型肝炎主要经血液(血制品)、母婴及性接触传播。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
对病毒性肝炎要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以防止流行。当身体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右上腹不适、尿黄等表现,大多数患者在病毒性肝炎急性期还会出现一过性发热、畏寒、鼻塞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如果有此类症状,提示肝脏已经受到了损伤,应该去医院检查、治疗。一旦确诊为病毒型肝炎,需要及时报告,做好隔离,乙肝及丙肝患者还需要按照医嘱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及病情评估,一旦确诊乙肝需要尽快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