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脱贫户女孩喜接录取通知书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日讯 “感谢在国家教育帮扶政策扶持下让我女儿圆了大学梦……”今天,青岛平度市南村镇大李戈庄村脱贫享受政策户万法亭,手捧女儿万琪的大学通知书,面对前来贺喜的帮扶干部激动心情溢于言表,长年脑血栓让他吐字有点模糊,却反复重复着感谢的话。女儿万琪身处逆境意志坚强,以631分的好成绩被山东大学录取。

万琪5岁时,妈妈突发脑溢血去世,从此便由父亲抚养长大。其父万法亭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脑血栓,无法干重活,靠种地维持生计。2013年12月,万琪一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市扶贫办(现乡村振兴局)联合相关行业部门,运用各项帮扶政策,为万琪一家生活兜底。万琪父女二人被认定为低保户,每月发放682元,明显缓解了家庭生活困难。当时正在读小学的万琪还被列入困境儿童,每月享受1386元资金救助。初中到高中6年间,我市落实教育帮扶政策,为她申请助学金共7500元,并免除所有学费,持续支持刻苦好学的万琪在求学路上前进。有了这些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万琪可以安安心心读书了。

“爸爸教育我将来要为社会做贡献,不仅仅是为自己、为家庭而学,更是为了回馈这么多年帮助过我的社会人士。”万琪由衷地感激那些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感激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送来的温暖。所以,从小学到高中,她比身边的同学都更加刻苦努力,任何时候都不愿放松自己。“三好学生”、“学习标兵”、“优秀学生”等各类奖状装满了抽屉,自己都不知道竟然得过这么多奖状,细心的爸爸一一整理好保存在抽屉中。在12年的求学生涯中,汗水与泪水的交织终究换来了心仪的高考成绩,总分631分,全省9098名。取得优异成绩,万琪立志投身药学。“我报考山东大学药学专业,希望研究清楚脑血栓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帮助因脑血栓而陷入困境的家庭。”始终不忘回报社会的心愿。

2023年以来,青岛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狠抓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守好脱贫之果,夯实衔接之基,激发致富之能,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青岛市现有1.5万脱贫享受政策和监测帮扶人口,稳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确保他们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不掉队,既是政府始终要守牢的底线任务,也是要时刻绷紧的政治“高压线”。青岛市多措并举、靶向施策,不断提升帮扶成效。优化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印发了防返贫监测工作指南,发放申报政策明白纸和帮扶政策明白纸130万份,进一步扩大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和自主申报能力。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开发市级防返贫信息系统,提高行业部门数据互通共享效率。开展防返贫集中排查,明确帮扶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兜底保障、教育资助、医保帮扶、就业帮扶、残疾帮扶等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市乡村振兴局落实落细每一项帮扶政策,帮助困难家庭的学生继续学业,实施“雨露计划”专项扶持政策,帮助1127名学生缓解学费压力,勉励他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市教育部门认真落实“免学费”“助学金”等帮扶政策,精准识别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各学段脱贫继续享受政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等家庭学生,为3623名学生免除学费、发放助学金504万元。目前,全市1.5万脱贫享受政策和监测帮扶人口脱贫成效持续提升,181人未消除风险监测帮扶户均落实了帮扶措施,守住了不返贫底线任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前提。青岛市加快推进脱贫群众发展步伐,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让脱贫群众生活越过越红火,把衔接资金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今年以来,全市安排各级衔接资金4.2亿元(其中市级和区市分别投入2.7亿元、1.2亿元),重点用于产业发展,新增项目135个全部有序推进,切实推动产业“造血”功能。此外,为重点保障带动脱贫群众持续增收项目,发挥联农带农效应,积极探索衔接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切块安排衔接资金3000万元,与组织部、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创新开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有效、合理、高效地开发农村现有资源,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集中资源优势创建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高质量打造帮扶样板,即墨区移风店镇衔接推进区中期评估优秀并获500万元奖励资金,平度市崔家集镇衔接推进区顺利开工,规划总投资1.4亿元,与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统筹打造、集中连片推进。两个推进区将围绕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人才培养、就业带动、巩固成果等六大内容,探索乡村振兴新高地。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数字背后,是一项项富民政策掷地有声,是一个个特色产业蓄势兴起,是一件件民生要事句句有回音。许多像万琪一样的困难学生,在国家帮扶政策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挣脱贫困,怀揣梦想,走向新的人生路。(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孙京信 包国莉 冯志)

责任编辑:王亚楠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