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试点,青岛力推14个小城镇迈入“小而强” ©原创 2023-08-03 18:14 0 有态度的思想者小城镇,是“城之尾、乡之首”,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城与乡的纽带和战略节点,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8月2日上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对《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进行政策解读。此次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青岛选取14个小城镇因地制宜开展卫星镇、县域次中心镇、特色专业镇培育试点,强化政策扶持,提升功能品质。力争到2025年,试点镇在创新提升方面取得成功经验,有1-2个镇实现镇区常住人口10万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亿元的“双十”目标,有5个左右的试点镇进入全国千强镇行列,引领带动全市小城镇高质量发展。01提升小城镇“能级” 新型城镇化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城市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吸引力、强化承载能力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在许多发达国家,小城镇同样是城镇化的主要载体,比如,德国非农人口高达97%,其中70%的城镇人口居住在2万人以下的小城镇,美国65%的人口居住在小城市和小城镇。将视线转回青岛:2011年以来,青岛通过乡镇合并、撤镇设街道,建制镇数量由77个精简为36个,镇均建成区面积2021年达到6.88平方公里,是全省镇均水平的1.84倍,扭转了小城镇小、散、弱的局面。 即墨蓝村 特别是泊里、蓝村、南村、李哥庄、姜山5镇(街)自2013年列入全市小城市培育试点以来,规划水平、建设品质和发展速度全面提升,镇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2.58平方公里,已经初步彰显出了小城市的气质。近年来,一批逐渐发展壮大的小城镇还成为区域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西海岸新区泊里、即墨区蓝村、胶州市李哥庄、平度市南村这四个镇街的GDP都已超过百亿,占所在区市比重均超过10%,其中南村镇GDP占平度比重达到29.49%,四个镇街常住人口也均超过5万;全市各镇普遍实现柏油路“村村通”,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部分小城镇已纳入中心城区地铁网覆盖范围,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由此不难看出,小城镇中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和强大发展动能,让它们在“小而美”之外,更有了“小而强”的生命力。0214个小城镇先行“试点” 小城镇作为最靠近农村的一端,如同“蓄水池”,发挥着调节作用——一方面积极迎接大城市返乡的农民工,让他们享受城镇居民待遇;另一方面,就近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城镇化。然而现实问题也摆在眼前:由于小城镇空间范围相对较小,与大城市相比,产业结构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尚未健全,这就需要立足于当地资源禀赋,在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此次青岛立足实际出台《实施意见》,选取了14个镇(街)作为小城市创新提升行动试点镇,分类施策,对青岛市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卫星镇试点为西海岸新区泊里镇、即墨区蓝村街道、胶州市李哥庄镇、平度市南村镇,将按照小城市标准做精特色产业,建设精致城市,集聚精英人才,加强精细管理,全面融入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 大村镇韩家庄水库 县域次中心镇试点为西海岸新区大村镇、胶州市铺集镇、平度市新河镇、莱西市姜山镇,将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镇区服务功能,做强经济实力,增强城镇能级,提升城镇品质。特色专业镇试点为西海岸新区琅琊镇、即墨区田横镇、胶州市洋河镇、平度市崔家集镇、莱西市南墅镇、莱西市夏格庄镇,将立足比较优势,壮大特色产业,镇区按照城镇化社区建设标准补全城镇功能,健全城镇服务,提高服务品质。经过三年试点,有望带动全市小城镇快速发展,形成“群雁齐飞”的良好局面。03小城镇如何美好生长 在小城镇转型升级的当口,如何抓住发展机遇,推动当地突显特色,抓好规划设计引领,显得尤为迫切。《实施意见》中提到,加快推进各类试点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明确功能定位和用地布局,引导人口向试点镇集中。抓好试点镇主次入口、广场公园等重要节点景观打造,塑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精品,规划建设贴近群众的街头游园、山体公园、滨河公园,构建山清水秀、蓝绿交织的开敞空间。告别镇域粗放的“大杂烩”开发模式,面向本土特定产业、交通和文化,精准招商引资,也成为当前青岛各个小城镇的共识。未来三年试点期间,产业仍是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优化产业结构,精准定位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拉长主导产业链条”,也将成为14个小城镇试点的重要发力点。事实上,目前我市不少小城镇已经形成了自身特色产业集群。以泊里镇为例,目前形成了冶金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优势产业集群,全镇规上企业143家,市场主体1.4万余家,集聚了青特钢、金能科技、美锦氢能等亿元以上项目137个。未来产业发展还将再提升,依托董家口港,大力发展港口生产、贸易等,全力服务保障港区总投资100亿元的9个泊位开工建设;做大做强氢能产业,加快青岛氢能产业园区建设。 夏格庄镇工业园区 此外,其他试点城镇也明确“产业赛道”:蓝村、李哥庄、南村围绕胶东国际机场形成了临空经济“金三角”,未来将优化布局、分工协作,引导片区小城镇集群发展。田横镇重点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崔家集重点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南墅镇重点发展石墨产业综合利用、夏格庄镇重点发展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建设和发展小城镇,还需要在保障居民权益上下足功夫。试点期间,青岛小城镇还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优化交通体系,更新改造老旧市政设施,推广建设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打造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加强小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等,让居民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一幅幅美丽蓝图正在绘就,放眼田野乡间,青岛的小城镇正以全新的姿态,焕发生机,美好生长。作者 |冰洁 编辑 | 周游往期精彩内容正在开发,欢迎关注!如果您有意见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