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科普工作者李新正:“科学家”做科普,既好玩又“好学”

走过全国20多个城市,开展500余场科普讲座,“全国优秀科普工作者”获得者李新正专注海洋科普工作30余年——

“科学家”做科普,既好玩又“好学”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7日讯 最近,在中国科学院推出的暑期线上系列科普课程“科学公开课”中,有一个名为《海洋与生物》的科普视频刷新了观看人数记录。这个科普视频的主讲人是我国海洋科普领域最资深的专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新正。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海洋生物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全国优秀科普工作者”获得者,李新正始终追求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作出新贡献。

在紧张的科研工作之余,李新正从事海洋科普工作已有30余年。这期间,科普的主题从“神奇的海洋生物”到“乘蛟龙探险深海”,李新正科普的脚步走过全国二三十个省份,科普讲座的数量已经突破500场。“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我的心愿就是不断通过多样的科普方式,让更多人认识海洋、关注海洋、经略海洋。”李新正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科研+科普,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李新正与海洋科普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996年。彼时,海洋所成立海洋生物分类室,同步建立海洋生物标本馆。这是亚洲收藏量最大的海洋生物标本馆,成立之初就收藏了约67万号标本,现在已有约85万号标本。

收藏量大、标本种类全,这个标本馆是海洋名城青岛的“门面”,经常需要对外展示。展示过程中,讲解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首任分类室主任兼标本馆馆长李新正身上。李新正长期从事海洋生物多样性等研究工作,所以介绍起海洋生物“如数家珍”,既专业严谨,又娓娓道来,为海洋生物标本重新赋予了生命。

有了坚固的科研基础,这种“讲解式”科普很快就实现了“进化”:1997年,李新正设计完成的第一个科普教程《奇妙的海洋生物》与中小学生见面,正式开启了“课程+互动”的科普模式。

在后续的工作中,李新正开始有意识地收集科普过程中的受众需求,并在科研工作中重点关注相关内容,进一步汇总科研故事、野外考察影像和科学知识点,并应用到科普课程当中。就这样,李新正让科研和科普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海参我们经常见到,但谁见过会游泳的海参?”在讲座现场,李新正经常抛出这类新鲜的问题让大家讨论。讨论过后,他会在大屏幕上放一段视频,一条紫色海参在深海中游泳的“曼妙身姿”,总能让大家新鲜不已。“海参游泳”就是李新正乘“蛟龙”号下潜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中见到的“奇观”。

2013年7月3日,“蛟龙”号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第六次下潜,李新正随深潜器潜入南海海底水深3700米处的海山环境开展科考工作。雪莲一样美的海绵、海怪似的大型软体生物、会游泳的海参……这次下潜中,李新正发现了十几种深海生物,大部分在文献中都没有见过。

这些见闻,都被李新正以视频、图片等方式记录了下来,并融入科普讲座中,“乘蛟龙探深宫”科普主题应运而生。李新正以其乘坐“蛟龙”号下海为故事主线,穿插讲解了“蛟龙”号的原理、能力、如何建造、地位等知识,同时涉及“奋斗者”号等大国重器和我国大洋、深海考察科学成就的介绍。

2018年,李新正又参与了“探索一号”综合考察船出海考察西沙群岛海域深海环境的科研任务,并乘坐“深海勇士”号深潜器下潜冷泉环境。至此,他成为我国首位乘坐过两艘已服役载人深潜器的科技工作者。

现在,李新正的科普课程体系已经有十余个主题,覆盖了海洋生物、大国重器、海洋物理等多个涉海科技领域。把科考“硬”实力通过趣味“软”方法讲述出来,李新正不仅让以青少年为代表的广大受众关心海洋、认识海洋,还让他们在心底埋下了经略海洋的种子。

技巧+热情,科普工作的好“翻译官”

科学技术“高大上”,科普工作“接地气”,如何让高大上的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科普讲解人起到了一个“翻译官”的作用。李新正说,做科普工作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受众的角度出发,避免落入“自说自话”的境地。

“我今天给大家讲个有意思的事儿。”这句话是李新正常用的开场白,他擅长从身边的故事讲起,引起听众的兴趣。“前几年,山东半岛某海域发生了一次‘金潮’危机,一种金色的藻类附着在海带养殖架上疯狂生长,对海带养殖业造成很大损失,也冲击了当地海域的生态。大海太大,海里的藻类灾害没法用药治理,只能靠人工清理。但清理的速度可赶不上藻类生长的速度。怎么办呢?”

李新正一边讲,一边观察着台下的反应,见大家都聚精会神,他便继续讲:“后来,有个清理这种藻类的渔民拿了一把藻回家,热水一泡,凉拌了一下,发现还挺好吃。消息传出去以后,大家都去海里采来吃,甚至运到外地涮火锅吃,这一下子,这种藻不仅不是灾害,还有点供不应求的意思了。”台下有听众发出了笑声,李新正趁机切入正题——“保护海洋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他说,并不是总有这样疯长的海藻可以被人利用,也不建议没有经过食品检验就贸然食用,实际上,大部分海洋藻类或者动物快速大量繁殖生长都会造成海洋灾害,即使这种被发现可以食用的藻类若过度生长利用不及,仍然会致灾。在此基础上,他延伸讲解了赤潮、绿潮、白潮这些海洋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以及其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调动起了大家保护海洋的意识。

多年科普下来,李新正有不少小技巧,语言生动活泼、讲解深入浅出是基本要求。为了提高科普效率,每次开展讲座之前,李新正都会确定一些细节,例如:受众是谁、场地多大、投影的屏幕是宽幅还是窄幅……针对这些情况,他要提前设计幻灯片的格式,并对内容进行调整。

科普的对象上至七八十岁的退休老人,下至懵懂的幼儿园孩童,范围广泛、群体复杂。为此,李新正还通过多种渠道学习教育心理学,并以此指导自己开展科普讲座。“对幼儿园的小朋友,科普过程要以对话式的提问为主;小学生持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十五分钟左右,所以十分钟左右就要提问互动一次,保证他们注意力全程‘在线’;面向中学生以上的受众,可以渗透讲解一些海洋科学的理论性知识;面对退休干部群体,言辞要格外谦卑,表示出尊重。”这些秘诀,早已刻在李新正脑海中。

记者还发现,李新正做的幻灯片当中,照片和视频的使用明显多于文字,这是因为人对于图画的接受能力远高于文字;在互动环节中,有人举手回答,李新正就会及时送上带有海洋元素的书签、钥匙链等小礼品,这都是活跃现场氛围的“法宝”。

除了线下开讲,李新正还积极推进线上科普,仅通过青岛海洋科普联盟平台的一个线上活动就累计吸引了33万多人次在线观看。此外,李新正还主持编写了7本科普读物,发表了很多科普文章,让海洋科普知识的传播进一步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多年的科普工作中,李新正偶尔会得到微薄的劳务费,但更多的时候都是义务劳动。三十多年如一日,支撑他的是心中对海洋的热爱,是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责任。

“无论是十几个人的课程还是2000人的现场,无论是半小时的课程还是两个小时的课程,只要有人需要、只要我还能讲,我都会义不容辞地把海洋科普工作干下去,为传播海洋知识尽自己的力量。”李新正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实习记者 张雨诺)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