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大学生既是乡村振兴各类人才梯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8月8日,青岛理工大学“风起苍山 光引兰陵”乡村调研团赴临沂市兰陵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结合建筑学知识,实地调研考察兰陵乡村文旅发展和产业振兴,以乡村数字化夜游为切入点,提出乡村夜景观改造方案,为乡村振兴和发展贡献力量。
夜游印象代村,感受兰陵风情
都说“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仲夏夜抛开尘世纷扰,到千年古村兰陵县代村,品一盅兰陵佳酿,赏水榭楼台,观星海璀璨,已成为人们“夜生活”的新时尚。8月8日晚,实践团成员来到位于兰陵县城附近的印象代村步行街,穿梭在炫彩的仿古建筑中,品尝兰陵县的特色美食,切实感受“印象代村”通过乡村夜游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深入学习代村的夜游业态,从夜景、夜演、夜购、夜宴、夜娱和夜宿多方面观察思考代村夜游文化性、差异性。实践团队根据调研成果展开构思:以印象代村为主要节点,改造现有灯光照明和设计特色文化灯具,并辐射周围的其他景点,形成乡村夜游景观带。
探索农业公园,感叹科技创新
实践团队员们来到山东省唯一被命名为国家农业公园、规模最大的生态农业旅游庄园——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在农作物雕塑园,成员们认识到农业生产的不竭生命力和农民的创作智慧。参观农业科技馆时,成员们们在摩擦发电板和滴灌无土栽培展示区前队员们驻足许久,感叹兰陵县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成熟发展。实践团成员们通过与园区工作人员的交流对数字农业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学习了解如何通过创新数字化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体会数字农业技术研发人员对现代数字农业技术的应用。数字化经济时代,传统生产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农业高效、高质量发展,数字农业的兴起为传统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
追寻历史足迹,感悟知青生活
队员们还参观了利用原国营苍山农场知青兵团旧址复建而成中国知青村。刚进入园区,成员们就被园内怀旧的风貌所吸引,在讲解员的指引下,了解到中国知青的历史发展,对这个时代的艰苦岁月有了更深的理解。在知青食堂和知青书店,成员们体验了别样的时代记忆。园内的梁家河窑洞复刻建筑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知青期间的生活工作状态,成员们在窑洞内体验了“知青生活”, 大家深深的被知青们扎根基层、爱民为民的炽热情怀,敢于担当、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意志所感染。
走进乡村建设,感触农业生产
调研团走访了位于兰陵县西北部下村乡,下村是林果之乡,境内植被茂盛如蓬、果树品类繁多,常年种植桃、花椒、核桃、板栗、樱桃等林果9万亩以上,山顶青松戴帽,山间果树缠腰,山下花草环绕是下村的真实写照。队员们对下村的农业生产展开实地调研,当地村民热情招待了调研团,并介绍了农业生产具体情况。在征得村民同意后,成员们深入田野,体验了农业生产劳动,观察桃子的采摘和花椒的晾晒。
“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笃行中砥砺青春”。在接下来的工作学习中,团队成员将用实际行动检验理论知识,充分发挥高校专业学科优势;用热情践行当代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建设新时代农村,传承红色记忆,美化乡村环境;用汗水铸就青春的底色,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增强对乡村服务的实际体验与贡献度!“风起苍山,光引兰陵”乡村调研团,将会继续努力前行,不忘初心,助力乡村振兴。(青岛理工大学 通讯员 谢馨怡 江雪)
责任编辑: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