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评说 | 怎样将好话题,拍成好电影?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家庭暴力,向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眼下,由佟丽娅领衔主演的《我经过风暴》正在热映。其主要卖点正是我国第一部“反家暴”题材电影。

说实话,走进电影院时,我悄悄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到底是奔着题材来,还是对这个故事本身有期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部电影的海报,太像是一张“反家暴”公益广告了。我一直比较喜欢佟丽娅,看到海报上的那张脸,感觉格外刺痛。

电影中,佟丽娅饰演的女主人公徐敏,一直遭遇丈夫陈均的家庭暴力。在过去很多电视剧中,被家暴的对象往往是底层女性,无论是职业还是收入等各方面,都比较弱势。但在这部影片中,徐敏工作体面,有独立的收入来源,原生家庭的父母也能给予支持。这样的高知女性,一般也会有不错的学历和社会关系,可以避免被施暴者PUA,也能找到法律援助。这样的设定,几乎属于“天花板级别”,按说足以让自己摆脱困境。然而,电影所呈现的是,即使这样一个有各种“加持”的女性,在社会中依旧会孤立无援。

“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气氛笼罩周围,处处都有人“和稀泥”,都有人充当“睁眼瞎”,还有人秉持“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似乎离婚就成了大逆不道。何况还要顾念孩子……这成为一个泥潭,让徐敏深陷其中。

这样的设定好处在于,让人觉得“家暴可能降临到任何人头上”。电影似乎也在营造一种疏离感,让观众觉得影片很客观,只是在呈现一个过程。但是,从头看下来,观众会觉得徐敏的故事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也不容易引人共情。特别是上了法庭之后,她的台词满满都是说教味儿,让人很难听下去。好在,电影院具有一种相对隔绝的环境,加上观众是买票进来的,轻易不会中途离场。假如这部电影是在电视台或网络平台播出的话,恐怕很多人中间就换台了。

为什么会这样?这可能是电影本身的问题。这部电影一直在强调,剧情是经现实取材后所作的艺术创作。海报上的宣传语更是“如有雷同,不是巧合”。大概是很多被采访对象的经历,叠合到了徐敏这一角色身上,造成了一种掩饰不住的拼凑感。

家暴是文明社会的毒瘤。早在2016年,我国就出台了《反家庭暴力法》,此后又不断完善相关规定。但也要看到,在现实社会中,家暴问题依然严重。社会需不需要《我经过风暴》这样的电影?当然需要。在媒体对主创人员的相关采访中,可以看到他们所做出的大量努力,我非常钦佩。他们的付出,也应该被更多人看见。但回到电影本身,仍然要说,《我经过风暴》距离一部好电影,仍有不小的差距。

其实,不止《我经过风暴》,最近上演的很多电影,都存在此类问题。这个暑期档,“话题电影”成为一种潮流。人们到电影院看的似乎不是某个故事,而是某个热点话题。从电影营销阶段开始,一直到电影下线,相关话题都占据舆论场。对于“反家暴”“反诈”这类话题来说,多一点讨论,的确有利于凝结共识,但是有一点仍然需要明确:电影是一门艺术,造梦的艺术,而不是话题的“传声筒”。假如连一个故事都讲不好,还要扮演好电影,那实在是想多了。

从好话题到好电影,中间的距离不小。得肯虚心、有耐心、够诚心,一步一步,踏实下来。步子太大,容易闪着腰。


责任编辑/王学义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