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岛城市学院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有机融合、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聚焦学校高质量发展,以“三抓三真”推动主题教育做实功、见实效。
抓好统筹谋划,在“真学”中推进工作
学校党委始终将“学思想”摆在首要位置。第一时间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党员干部师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组建专项工作组,印发理论学习方案和读书班方案,锚定主题教育目标要求,按照个人自学、集中学习和辅导报告等学习形式规划学习内容,“课表化”设计学习任务清单,确保理论学习精准发力、有序推进。
发挥学校党委示范带头作用,邀请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教授谭建、山东省教育厅新闻中心主任宋全政作专题读书班辅导报告,全校各级党组织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强化领导干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切实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带头作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专题培训班,切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党务干部队伍。
立足党委、学院党总支、党支部“三个层次”,面向领导干部和全体师生党员,分类提出要求,有效促进师生整体跟进、学出实效。面向领导干部,通过专题读书班、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讲授专题党课等形式,不断强化理论武装;面向师生党员,依托主题党日等载体,实现理论学习“全覆盖”“全影响”。
各党总支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党日实践活动,用党的创新理论和挖掘运用红色资淬炼初心和使命,把学习成效体现到确立新发展理念上来、体现到从严治党从严自律上来、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来,全面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抓牢调查研究,在“真研”中解决问题
大兴调查研究是这次主题教育的鲜明特色。主题教育开始之初,学校迅速制定调研方案,学校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基层、下沉一线,梳理问题、排查难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紧密结合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和学校中心工作,将调研方案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与推动落实学校五年战略规划结合起来,与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增强师生幸福感、获得感结合起来,坚持深入基层,多层次、全方位、广渠道地了解实际情况,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及时汇总梳理调研发现的问题、听到的意见并提出了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思路举措。
学校注重调研交流,与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深圳校区、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进行调研互访,校际间交流互鉴、共谋发展;与山东省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会就百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校园服务工程、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公益服务项目、创新力专项人力资源课题服务项目需求等进行调研座谈,就面向在校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公益培训服务、共同推进中外办学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市社科联联合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积极融入市社科联平台,推广优秀社科成果,为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抓严问题整改,在“真干”中收获实效
学校坚持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边落实,召开专题教育工作推进会,对调研发现的问题、群众反映的问题,自身查找的问题、上级点出的问题逐条研究制定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整改措施,让广大师生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
主题教育开展期间,学校获批全省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一项,是所有培育创建单位中唯一的民办高校党总支;获批在青高校基层党建创新成果和培育项目各一项;获批在青高校服务地方活力绩效评价及产教融合示范学科2项等。同时,在第六届山东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2023年度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山东省第十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等赛事中,学校教师也获多个奖项。这些成果展现出了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良好面貌,形成了比学赶帮、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真正做到了贯通学思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实效。
青岛城市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主题教育的成果,坚定不移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把主题教育中凝聚的共识、形成的经验、明确的思路转化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实际成效,转化为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和行动,推动学校国际化、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再上新台阶。
(青岛城市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责任编辑: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