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车间主任、董事长……张建娥四十载浮沉创业创建食品金字招牌年销售过亿

1976年进入国营企业,凭借努力由临时工成为厂领导;1991年,受命组建“外贸肠衣厂”,1997年一场火灾差点将其心血葬送,并差点送命;2000年企业改制,她也成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民营企业家,期间连遭多次重创,企业亏损严重、濒临倒闭……几十年时间,人生的大起大落,事业的浮浮沉沉,命运的跌宕起伏,这些都让她赶上了。可是,她咬紧牙关不仅挺了过来,创业路也越走越宽。如今,依托严格生产标准公司生产的农产品远销日韩等国家,还构建起了“企业+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带动周边农户走上致富路……她就是青岛顺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娥。 “今后,我还要拓展国内市场,让人们都能吃上安全食材。 ”张建娥说。

临时工一路升为副厂长

今年67岁的张建娥是胶州人,1976年,年仅23岁的她进入国有企业胶州外贸冷藏厂成为了一名临时工。在工作中,张建娥干活雷厉风行,积极努力,很快就从普通工人提拔为车间副主任、车间主任,并一路升为工厂副厂长。

“那个时候,外贸冷藏厂是个‘香饽饽’,很多人都想往厂子里挤,我一个临时工一转眼成了厂领导。说实话,孤立、冷嘲热讽,真的经常发生。还有,我负责收购、加工、出货等工作,每天进出的钱多达上百万。在别人眼中,这个位置是厂里肥差,所以很多人都排挤我。可我觉得,人活一辈子,靠的就是一身正气,只要站得正就不怕影子斜。”张建娥说,在她眼里,工作上丁就是丁卯就是卯,丝毫没有马虎通融的空间。就这样,通过努力工作,她也获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大火中冒死出手保住车间

1991年,胶州筹建外贸肠衣厂。“拼命三郎”张建娥被领导选中为组建工厂的负责人。 “那时候我已经40岁了,让我干这个活,确实当时有意见,但这是上级的安排和信任,这不就又干了起来。”张建娥说,刚开始,资金困难,厂址也没有选好,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这对她来说也是一次很大的考验。跑贷款、跑征地,张建娥四处奔波,为了节省开支,垫土石方、建冷库全是她带着工人动手自己干,她白天领着工人们干活,晚上吃完饭,再回到工地加班加点……就这样,从征地,到建设,再到投产,只用了短短6个月,创下了当时胶州建厂史上的奇迹。

1997年,肠衣市场波动急剧下滑,张建娥果断放弃肠衣出口,转战冷冻蔬菜和水产品出口。为了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她带人跑地头、入农户,走遍了省内所有蔬菜种植区域,最终在胶州、潍坊、河南、江苏、内蒙古等地建立了7000多亩国家备案的蔬菜基地。“作为一家企业,生产安全是重中之重。 ”张建娥说,之所以对“生产安全”格外重视,这还要从工厂发生的一次安全事故说起。1997年的一天,工厂压缩机房吊扇因为螺丝松动扇叶脱落,割断了机房电线瞬间引起大火。当时,工厂库房内装着不少液氨罐,且阀门没有关闭,考虑到随时有爆炸危险,张建娥冒着生命危险冲进火场关上阀门,保住了车间。这次事故,也给张建娥带来了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的教训和反思。

农产品出口国外获认可

2000年,肠衣厂改制,张建娥成立了青岛顺昌食品公司。“当时市场竞争已经形成,那个时候我就意识到这种环境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改变原先的惯性生产思路,‘多条腿’走路。 ”张建娥说,考虑到国外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于是她专门发展了冷冻果蔬这一新业务,主要出口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

“做安全放心的食品是我的原则,也是底线。对于出口冷冻蔬菜,在国内还不多见,但在国外却有很大市场。不过,一开始没想到日韩国家对于蔬菜的进口品质要求这么严格,我们也是做了大量种植和生产改进,这才站住了脚跟。 ”张建娥说,在出口冷冻蔬菜中,国外客户对品质要求可谓非常苛刻,从种植过程中的浇水、施肥、农残,再到车间分割生产,整个环节多达350多项检测要求。为此,她还成立了多个种植技术和生产技术小组,最终确保了出口农产品的质量,也获得了国外客户的认可。这些年中,张建娥凭借一股子直面挑战和永不放弃的韧劲,让她的出口规模越做越大,逐渐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

新种植模式带动农户致富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2002年到2006年期间,张建娥和她的团队接连遭受多次重创,企业亏损严重并濒临倒闭。为了销售库存、盘活资金,她带领团队赶集市、入社区、进超市,为了推荐出口冷冻蔬菜产品,她还曾去各大饭店亲自掌勺炒菜……最终,历经重重磨难,凭着特有的拼搏劲儿,她带领团队成功跨越了低谷,成为全国首批27家获准对日出口冷冻菠菜的企业之一,企业质量管理和检测中心相继通过国家最高标准的体系认证。

企业日益壮大,如何让周边经济发展以及让乡亲们也富裕起来?作为农民企业家,通过考察,张建娥最终决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我们公司除了自己基地外,还吸纳了不少农户前来加盟种植。种植前我们都会与其签订相应的种植收购合同,确定最低保护价,明确双方的供求关系,切实保护了他们的自身利益。近年来,我们进行了规范化基地的培育,种植果蔬品种也多达几十种。在这一背景下,乡亲们的收益也有了进一步增长,比原先单纯种植粮食作物要更为可观。”张建娥说,通过这种方式,在保证公司盈利前提下,农户每亩地基本能多收入上千元。同时,他们公司在种植基地附近设立了20多个原料加工点,在减轻工厂废物处理压力的同时,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要把出口食材摆上国内餐桌

如今,由张建娥创建的“顺昌食品”已成为市场上一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国外订单纷至沓来,全年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这几年,在获得国外客户认可的同时,张建娥又将目光瞄准国内。在进行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她选定了 “水饺”这一国内民众常吃的食品作为主打产品,还调集力量进行研发。具有现包口感、美味营养的胶州大白菜猪肉水饺系列以及风味独特的蔬菜营养面点,先后被评为 “中国名小吃”“山东名吃”“青岛老味道”。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我们主打的多款产品系列,在生产上每个品系都要历经几万次研发试验,同时坚持国内国际‘同标、同线、同质’,严格把控生产的高标准质量,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达标。在销售方式上,除了线下销售外,我还组织团队进行线上销售,让更多的人能吃上这些健康的蔬菜。 ”张建娥说。

幕后

20年热衷公益捐款达上百万

记者了解到,20多年来,张建娥热衷公益事业,她先后通过胶州市有关部门牵线,与春蕾女童结成帮扶对子,设立大学生助学基金,帮助他们实现读书的梦想,还帮助困难村庄兴修水利、帮扶残疾人等困难市民,这些年已累计捐助146万多元。

除此之外,每年逢年过节,张建娥会为敬老院老人和困难家庭送去各种生活用品。 “这个其实也没啥,现在生活好了,帮帮他们也是应该的。不管现在还是将来,我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还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张建娥说。

说出你的创业故事

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创业的结果,是不可预料的。在创业路上,有人遇到了失败的煎熬,有人得到了成功的喜悦。无论成败,只要你有勇气走上创业之路,你的奋斗故事,就值得敬佩!即日起,早报征集创业故事,无论是感人的、励志的、难忘的、独特的创业故事都可以与大家分享。线索征集电话:18661788505。(观海新闻/青岛早岛早报记者 牟成梓 通讯员 陈明)

责任编辑:单蓓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