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1日讯 为探寻寿光乡村产业发展情况,了解“寿光模式”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其发展成果,暑假期间,中国海洋大学“菜篮子托起小康梦——‘观海听涛’探寻寿光模式下的致富密码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前往寿光,通过走访观察相关村庄与企业,实地考察、了解“寿光模式”。
关于“寿光模式”的基本内涵,寿光乡村振兴小组研究主任张友祥教授曾作出明确定义:“改革开放以来,寿光凭借良好的自然条件、深厚的蔬菜文化基础、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等发展要素的作用,以蔬菜 产业化为龙头,带动了多产业、多部门、多行业的发展。”
在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实践团实地了解了物流园的具体情况。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占地面积约3000亩,集种子交易,集汽修汽配、仓储降温、冷链加工、信息交流、检验检测、物流配送于一体。交易大厅中,蔬菜的成交价格被实时监控、记录,物流园可通过后台数据掌握各类蔬菜的行情。大批蔬菜由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又通过这里走向全国,寿光也因此成为蔬菜价格的形成中心,也是全国蔬菜贸易交流的集散地。在寿光市农业局,实践团详细了解寿光模式相关政策,近年来寿光市以拓展创新“寿光模式”为引领,实施“做强两端、提升中间、数字赋能”提升工程,加快实现寿光由传统生产基地向综合服务基地转型。
实践团在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研发中心,也了解到寿光种业以打造“中国蔬菜种业硅谷”为目标,将基因编辑、生物育种、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从深陷垄断的“卡脖子”困境,到自主创新研发品种遍地生花,寿光种业走在前列,以科技创新为粒粒种子注入能量,用“芯”圆梦,为中国蔬菜种业闯出一片天地。通过此次实践,实践团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寿光模式,也更加坚信了农村振兴的重要性。(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通讯员 邓沛祺)
责任编辑: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