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举办科技园区成果转化校企对接沙龙:“迷你”创新生态,赋能产业发展

青岛举办科技园区成果转化校企对接沙龙,汇聚“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创新要素,打开科技成果转化的通路——

“迷你”创新生态,赋能产业发展

空气中飘着咖啡的香气,桌子上摆着甜美的水果,没有人正襟危坐,大家都惬意地吃着水果聊着天——这不是在参加“联谊会”,而是青岛市科技园区成果转化校企对接沙龙的活动现场。

9月15日上午,一场聚焦于精密仪器仪表产业的沙龙在创盛仪器仪表产业园举行。参与沙龙的嘉宾来自市科技局等政府机关,仪器仪表领域头部企业,银行、创投等金融机构,青岛市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策源地,还有各类科技园区……他们覆盖仪器仪表产业领域的“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创新要素,组成了一个“迷你”的创新生态。

在这个生态中,同一领域间不同主体之间信息不畅的“壁垒”被打破,面对面的高效沟通和对接让不少问题在现场就得到了解决。汇聚着企业、资本、载体等创新要素,这是活动主办方——青岛市科技局在致力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激荡着青岛科创生态的“一池春水”。

现场“出题”现场“解答”,加速成果转化落地

这场活动直指推动精密仪器仪表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这一点,从沙龙主题上也可见一斑——“聚焦突破,牵桥引线,成果转化,落地产业”。以此为主题,活动邀请了堪称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开山鼻祖”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测试仪器首席科学家年夫顺现场“助阵”。

不是传统的会议室布局,活动现场的桌子都被精心摆成了圆桌式,桌子中间摆放着由青岛企业研发生产的仪器并附有相关介绍,嘉宾们围坐在桌子四周,可以随时沟通和交流。

“企业就需要这样的活动,让我们不仅能一次性对接专家、资本、服务,还能系统了解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朱新勇说。和朱新勇一样,大部分参加沙龙的企业代表都是“董事长”“总经理”,他们称得上日理万机,却纷纷在百忙之中主动报名参加这样一场活动,因为高效、精准。

现场,青岛海泰新光公司、青岛耐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青岛耐德生物技术公司、家源树科技(青岛)公司、中电科思仪等企业的负责人都现场介绍了企业的技术优势和产业需求,力图赢得现场专家和教授们的青睐。相对应的,青岛科技大学老师张永勤等专家也分享了其在甲壳素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方向。

张永勤路演完甫一落座,就被与会嘉宾围住了。“张老师,我们企业想和您展开合作,能不能加个微信?”“张老师,我们是市南软件园的工作人员,邀请您去园区对企业进行考察。”“张老师,我们银行专门服务科技企业,如果您的项目转化后有资金需求,我们愿意上门提供服务。”……

好不容易得空和记者聊几句,张永勤难掩兴奋之情。“我真应该早点参加这样的活动,效率太高了,我感到很惊喜。”她说,“以前我都是自己上网搜索技术转化对象,效率慢不说,还不精准;今天这样的活动,来的都是懂技术、了解产业的人,迅速就能达成合作意向,这简直就是我们成果转化落地的‘快车道’啊。”

诚如张永勤所说,沙龙确实是一条“快车道”,不少企业和科研机构现场就达成了合作:星赛生物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青源峰达与青岛大学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

活动从早上8点半就拉开了帷幕,在轻松、随意的氛围里,嘉宾们高效沟通,精准对接。有个小细节是,几乎每一个路演、每一次沟通都会比预定时间超时,这导致活动总时长比预期超时了一个多小时。即便如此,也几乎没有人提前离席,甚至在中午十二点半活动结束后,还有不少人顾不上吃午饭,就地聊得“热火朝天”。

一端是企业明确的技术需求,一端是专家待转化的创新成果,一来一往之间的“双向奔赴”,还得到了来自科技金融、科技服务、科技园区的护航和助力。这样的活动,为产学研转化打开了通路。

线上平台+线下沟通,成果转化“永不落幕”

一次对接不能形成长效的服务,一场沙龙也不能只为一个产业服务。要让这种高效、精准、“甜蜜”的对接长期有效,为更多产业带来利好,就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

市科技局区域创新处处长朱峰说,这次活动只是个开始,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搭建校企桥梁、促进成果转化”的部署安排,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先进智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持续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校企对接活动,搭建起企业和高校院所连接的桥梁,发展和利用好科技园区,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打造科创高地。

线下对接要常态化,线上沟通更要有持续性。活动现场,青岛“1+1+1”成果转化平台发布。这三个“1”代表了三个服务企业的平台:智慧管理平台、揭榜挂帅平台和云端研发平台。

园区智慧管理平台的主管单位是青岛市国家高新区管理专题委员会办公室,其作用可以用“三个一”来概括:园区信息一张图,用数据呈现全国、全省、全市高新区“一区多园”和各分园区的发展情况;园区服务一体化,让科技园区的企业、高校院所以及其他机构登录该平台,免费寻求技术服务、匹配政策措施、寻找合作伙伴等;高效管理一件事,让政府管理机构及时掌握园区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园区“无感”考评。

科技园区揭榜挂帅平台则围绕各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搭建起园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平台,以最高50万元的支持额度,鼓励企业和院所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发布的青岛“精密仪器产业十大难题”,就是要鼓励高校院所通过揭榜挂帅的形式攻坚克难,提升产业发展水准。

在云端研发平台,企业可以“共享”云上研发中心,随时发布技术需求,并高效对接匹配成果,扩充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

“我们力图通过打造科技园区成果转化‘线上平台、线下沙龙,双频共振、共话合作’的新模式,为我市科技园区内的成果转化加速赋能。”朱峰说。

汇聚科研院所、企业、资本、载体等要素于一体,科技园区成果转化对接沙龙将成为青岛科技创新的“瞭望台”,通过高频互动,打造一个集学习交流、投资链接、政商对话、高端资源对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创新资源聚集,科技成果得以在一次次碰撞中实现落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文/图)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