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土木工程学院院史馆落地建成。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藏品,将学院70载光辉历程徐徐铺开,动人故事娓娓道来。
院史馆含前言、学院概况、大事记、党建思政、学科科研、专业建设、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学生培养、服务社会、十四五规划、结束语等十二大图文板块,内设陈列室、人才展示墙、荣誉墙等,通过大量详实的文字、实物、图片和多媒体史料,全面展示学院办学发展历程,成为校园文化“新坐标”“打卡地”。
共鉴发展历程 共谋学院新篇
院史馆落成后,迎来首批参观者。山东建筑大学校长于德湖、青岛理工大学赵铁军教授参观并听取了院史馆的相关介绍,对馆内的收藏和展示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表示,院史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全体师生应当提高对维护和发扬学院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传承院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到学院的发展历程和成就,为学院的未来注入更多动力。
共忆青葱岁月 共叙同窗情谊
院史馆的落成恰逢青岛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各级校友受邀重返母校参加庆祝大会,他们怀着期待又激动的心情,齐聚院史馆的展厅内,照片不言、自载岁月,展品不语、必藏故事。在这里,他们看到自己曾经亲身求学的故地发生的巨大变化,看到过往的照片和史料,内心感慨万千。校友们在追溯求学时期的青葱少年同时,对校庆活动表达了深深的感慨和感谢,对母校表达了最为美好的祝愿和期盼。
建792班李民表示:“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母校的发展,为学校的未来继续埋下种子,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在这里扎根,为学院和学校的未来发展作出贡献。”
共歌前程锦绣 共话馆内春秋
院史馆的落成,打开了一扇通往岁月深处的大门,讲述了一缕披荆斩棘的精彩往事,绘就了一幅饱醮激情的青春画卷,让我们重温了一段砥砺奋进的岁月时光。2023级新生吴钲参观院史馆后说:“院史馆的落成让我感受到家的温馨和归属感,让我对学院和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让我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更加充满信心。”钢结构教研室老师安琦说:“回首学院过去,我们踌躇满志,展望学院未来,我们信心满怀。相信院史馆后期必将成为新生入学和中青年教师的教育基地,院史馆将激发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干事创业中来。”院史馆已然成为广大师生的心灵家园。
共献绵薄之力 共铸土木院魂
院史馆的落成,离不开广大校友及教职工的大力支持。9月14日,校友常洪雷代表金祖权教授团队进行捐赠,助力院史馆建设。常洪雷表示,学院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一往无前的精神,为每一位学子提供全面的教育和成长机会。在这里,他们不仅收获了学术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家庭般的人文关怀和深沉的土木精神,一生受益无穷。学院各教研室、教学科研团队、学工队伍等对院史馆的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土木工程学院曲成平教授表示,筹建院史馆,就是为了广大师生更好地了解学院历史、弘扬土木精神,每一位到院史馆来参观学习的师生,都能从历史中汲取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未来,院史馆将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功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进一步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发扬凝心聚力、团结合作、干事创业的优良传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信心投身到学院、学校高质量发展热潮中。
在青岛理工大学的发展历程中,土木正是这所大学生发的火种,学院院史馆是“博学砺志、土敦木华”精神魂魄的集聚,也是70年传承与超越铸就的理想坚守和热血荣光。院史馆浓缩总结了土木人奋战在祖国大江南北,为国家工程建设、为国富民强的宏伟蓝图,抛洒热血与汗水、燃烧青春与激情的过往,展示了学院70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成就与卓越贡献,激励一代代土木人学思践悟、守正创新,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作为,为学院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通讯员:张凤娇、马蓉蓉)
责任编辑: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