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6日讯 松树容易得松材线虫病,也被称为“松树癌症”,病害的染性高,破坏性大,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市教育局从产教融合工作入手,积极对接各高校、科研院所寻找解放方案。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研发出了一种大数据应用系统,可以准确识别患病松树,精准定位后,提升防治效率。
据了解,这套技术可以通过AI技术对卫星遥感影像进行病树识别,并借助北斗导航卫星获取树木的经纬度位置,可以帮助护林员准确快速找到病树进行处置,及时阻止病虫害传播,7天即可完成近35万亩林地数据的获取和分析,AI识别准确率高于95%,相比传统靠人工上山搜寻病树或者人工查看影像发现病树,效率提升了数十倍,同时极大降低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成本。
北航青岛研究院最新研发的系统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能够极大提升卫星/无人机在空间探测领域、国土资源监管、林业病虫害防护、森林火情预警、军事目标侦察等领域的应用效益,未来在防止林木病虫害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北航青岛研究院项目人员介绍,在城市治理方面,以前工作人员检测区域信息及变化需要对遥感影像进行逐张查询比对,现在采用了该技术,稍等数秒便能全方位掌握区域的空间地理信息要素及其变化情况,将解译效率提升数十倍,一天内就可以完成20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建筑物变化检测工作,从过去依赖人工找寻的低效被动治理方式转化为高效的主动治理模式。在进行多次探讨之后,北航青岛研究院的成果开始进行逐步推广。
现在,在郁郁葱葱的崂山林区,经常可以看到北航研究院的无人机在积极侦查,将可能出现的松树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为松树提供了健康屏障。(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责任编辑: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