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dao welcomes the world!9月30日,随着平行论坛“金砖国家海洋预测模式的改进与示范应用”国际合作项目第一次线下会议结束,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国际启动大会在青岛圆满落幕。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国际启动大会 李勋祥摄这不是青岛近日举行的唯一一场国际性海洋盛会。在9月27日“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国际启动大会之前,9月18日,2023世界海洋科技大会在青岛开幕;9月25日,2023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在青岛开幕……连日来,接二连三的国际性海洋大会在青岛召开,来自全球海洋领域的众多顶尖专家学者纷至沓来,以会为媒,“青岛海洋”牵手世界,“海洋青岛”的标签愈加鲜明。
看见前沿 在国际性的海洋会议上,国内外海洋领域的顶尖专家相聚一堂开展探讨交流,实质上打造了一个看见海洋科技前沿的平台。“深海蕴藏着地球上远未认知和开发的宝藏,但要得到这些宝藏,就必须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掌握关键技术”。在2023世界海洋科技大会海洋观测与探测技术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介绍,团队正在建立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备,打造“载人海底实验室”,推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按照初步规划,该海底实验室最大工作深度达2000米,最大载员数6人,在自供电条件下,可工作15天;在充电条件下,可最长工作30天,很大程度上解决利用无人潜水器、载人潜水器等手段作业时间受到限制的问题,保障科研人员在海底长时间开展作业。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药物资源,堪称巨大的“蓝色药库”。就像青岛向海问药、着力打造中国的“蓝色药库”一样,国外也涌现“向海问药”(drugs from the sea)的热潮。在2023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达·约纳特就分享了“用于新型抗生素的海洋细菌和真菌”研究。当前,新药研发迫切需要开拓新资源。而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众多资源远比陆地上动植物活性要高,开发潜力巨大。正如阿达·约纳特所言,目前地球上可用来研制抗生素的原料已被广泛尝试,要研发新型抗生素,增强抗生素的有效性,她把目光投向了海洋。海洋新药研发,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相信阿达·约纳特的工作进展,很多人都拭目以待。在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国际启动大会上,浪致混合理论发布。李勋祥摄“海洋十年”是近年来联合国发起的最重要的海洋倡议,被称为“一生一次”的全球顶层海洋科技倡议。在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国际启动大会上,发布了2项国际前沿科技成果,即浪致混合理论和新一代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海洋表层漂流浮标。而这2项成果均来自青岛。青岛是我国“海洋十年”参与度最高的城市。该两项成果的发布,为联合国“海洋十年”提供了高质量公共服务产品,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和气候预测领域走到了世界的最前沿,实现了从国际“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