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4周年纪念日。为庆祝孔子诞辰,传承经典传统文化,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近日,青岛市即墨区环秀中心小学举行了纪念孔子诞辰2574周暨一年级新生开蒙礼活动。
一年级的同学们一个个身着古装汉服,在老师的带领下,怀揣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仰之心,感知国学传统文化,接受先贤智慧的熏陶,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们要把学习当做人生的神圣使命,以勤奋为荣,以懒惰为耻,珍惜时间,乐学存真,尚礼,尚学,学而不厌,勇攀高峰,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有礼少年。”张红艳校长为活动致贺词。
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正衣冠是开笔启蒙的第一课。正衣冠在于正身、正心、正行。古人以“不冠不见”以示对来者的尊敬。衣冠反应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正衣领、正衣襟、掸直衣袖,有礼有序。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万世师表”。孔子提出“仁、义、礼” 等教育主张。作为环小学子,应学习他认真严谨的态度、广博的学识及做人的礼仪风范。孩子们认真地向孔子鞠躬行礼,表达敬仰之情。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悉心呵护。老师引领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开启读书之路。作为学生,同学们要懂得尊敬老师。一年级的同学向老师鞠躬行礼,师生互敬行礼,表达互敬互爱之情。
在古代,学童入学读书前,都会由启蒙师长用红色的朱砂在学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意为开启智慧,心明眼亮,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学校的各位领导和老师细心地为每一位孩子点朱砂,开启智慧之眼。
击鼓明志,“鸣”通“明”,“鸣志”即“明志”,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意为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分别上台击鼓。“敬长辈,明志向。爱学习,勤努力。学礼仪,知廉耻。”击鼓三下,孩子们立下志向,从小树立远大理想,鼓声铿锵从今启蒙,铿锵鼓声开启前程,用鼓声鸣响他们的志向。
最后,一年级学生共同齐诵经典的启蒙教材《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稚嫩而清晰的童声飘扬,简短的诵读让孩子们思考做人做事的道理。
一年级学生在满满的仪式感里领略勤学善思、尊师孝亲、崇德立志、仁爱处世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通过正衣冠、拜谢师亲、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启蒙描红、诵读《三字经》等仪式,让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做到求知求真、明礼明志,努力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懂礼仪的人。(即墨区环秀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