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旅游资源“摸家底”“选苗子”,青岛启动旅游资源普查促开发转化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9日讯  灵山岛奇石万千、地貌多彩奇骏的地质现象成因、丰度是否全面摸清?斋堂岛、沐官岛等承载的历史典故是否深入挖掘?高品质旅游资源能否开发建设景区和高品质旅游产品?19日,全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动员暨培训会议举行,对旅游资源普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通过普查,进一步摸清旅游资源家底,提高保护利用与管理水平,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旅游资源普查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一定区域内旅游资源开展调查,进行分类定级和系统管理的过程。新一轮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对于文旅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以普查为契机,全面摸清各类资源的成因背景、现状特征、保护开发等情况,通过分析梳理准确把握资源的转化利用方向,找准本地特色和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而不断增强我市文化旅游吸引力。

此次旅游资源普查工作范围包括青岛市全域,旅游资源普查对象为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普查以查明普查区内旅游资源的数量、分布、类型、性质与特征、区域及进出场条件和保护、开发与管理现状为宗旨,筛选出一到五级旅游资源点,其中四、五级由省级组织开展验收。

具体工作中,我市将积极探索突出特色。立足国家战略,结合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对齐长城、黄渤海、胶济铁路沿线资源富集区域重点详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旅游资源富集区域重点详查;立足资源禀赋,对青岛海洋文化、里院文化、齐长城文化、啤酒文化、影视文化等设立特色文化普查区,深挖特色价值、影响力、吸引力,形成特色文化区调查成果。打破空间限制,实现资源在空间上的跨区域聚合、组合及整合,更好释放资源红利。

旅游休闲化、生活化、场景化、微度假等新趋势出现以后,如乡村田园风光、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城市历史建筑、工业遗址、绿道乃至节庆活动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将把握“能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具有一定旅游价值,对游客产生吸引力”要求,立体化构建资源普查基本盘,形成资源共查、共享、共赢,释放资源转化活力,为优质资源“松绑”。既要做好现有资源的升华与提炼,提高转化深度广度,又要将旅游资源的认知从风景、文保点等更多地转向生活场景,以体验、互动、情境、故事、科技及内容的策划取胜,不断融合创意推出经典旅游产品。

会议邀请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家组专家山东师范大学孙凤芝教授、山东大学许峰教授,市专家组专家青岛大学赵玉宗教授做专业培训。(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晓婷)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