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保局承担两项市办实事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增加30元,职工普通门诊报销限额提高到每人每年1700元

市医保局承担两项市办实事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5日讯 25日下午,市医保局组织开展2023年“走进市办实事、见证民生项目”医保专题活动,通报市办实事办理情况,并组织各界代表实地观摩长护险定点机构。据介绍,市医保局今年承担的两项市办实事——居民长护险筹资提标准和职工门诊统筹提待遇,均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长期护理保险提质增效

今年,市医保局开展长期护理保险提质增效行动,推进我市长期护理保险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发展。

市医保局副局长郑娟介绍,此前,居民长护险资金仅通过医保统筹基金筹集,在此基础上,2023年我市增加了财政补助筹资渠道,每人每年增加财政补助30元,筹资标准由原先的每人每年30元提高至每人每年60元。按照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总原则,市医保局强化年度总额预算刚性和属地管理责任,规范护理机构的服务行为,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提高基金使用效益。今年1到9月,护理保险资金共支出6.34亿元,购买上门照护服务567万小时。

市医保局积极引导优质连锁护理机构向服务资源欠缺的农村地区拓展,目前全市定点护理机构达到1013家,服务失能失智人数达4.7万人,其中参保居民2.45万人,占比达52%。与此同时,市医保局不断完善照护人员培训机制,通过与财政、人社、民政等部门协同联动,筹集就业培训资金,依托行业协会和连锁化护理机构,拓宽照护人员培训渠道,开展照护人员职业等级认定,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目前,我市照护服务人员达1.1万人。

市医保局还完善了多维度的监管机制,采取随机抽检、上门随访、现场核查等方式,借助GPS定位、人脸识别、视频通话等信息技术手段,监督定点护理机构及照护人员的服务情况,切实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职工门诊统筹惠民利民

2023年,青岛进一步发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共济功能,减轻参保职工门诊医疗费用负担,出台了职工门诊统筹系列文件,并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门诊保障水平实现“两提高、两扩大”。

今年,青岛提高了职工普通门诊报销年度限额,提高了基层就诊报销比例。2023年度职工普通门诊报销限额由每人每年1120元提高到1700元。市民在社区医院和一级医院就诊,报销实现“零门槛”,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75%;在二级医院就诊,门诊报销起付线为500元,报销比例为60%;在三级医院就诊,门诊报销起付线为800元,报销比例为50%。该举措推动了分级诊疗,鼓励市民患小病时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

今年,青岛还扩大了普通门诊统筹签约范围、扩大了报销范围。市民的门诊统筹以往只能在基层医疗机构签约就医,今年市民可以任意选择一家基层、二级或三级医院签约,提升了门诊就医的自由度。门诊报销范围也由基层门诊报销的“小目录”,扩大到与住院报销一样的医保“大目录”。原来门诊不报销的CT、胃肠镜等大型检查,以及阻生齿拔除、根管治疗等口腔类治疗均纳入门诊统筹报销,有效减轻了职工参保人的门诊就医负担。

截至9月底,全市职工参保人在各类医疗机构门诊就医887.3万人次,同比增长42%,医保为参保人报销7.8亿元,同比增长62.5%。

2024年,青岛将继续优化完善职工门诊保障政策,报销限额和报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并向退休人员倾斜,同时持续提高就医便利性,让广大参保人在门诊就医时更加省心省钱。(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