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画有理丨解决“课间圈养”,关键要让学校无“后顾之忧”

课间10分钟,7成的学生不出教室,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课间圈养”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这个话题并不新鲜,4年前就有媒体做过问卷调查,发现中小学“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普遍,呼吁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

学生课间游戏、活动的好处和正当性不必多说,学校作为教育主体责任者比谁都懂。之所以个别学校迷恋一刀切的课间管理方式,症结在于学校对学生安全问题的担忧。大量案例表明,一旦学生在学校出现安全事故,学校就成了无限责任的承担者。在此背景下,学校为“明哲保身”,自然会用多重规定来确保孩子们“文明休息”。

解决“课间圈养”问题,根源要厘清学校的责权边界。学校要扛起责任,将各项安全管理规定落实到位,降低危险发生的几率。若出现意外,务必根据事实,依法依规处置,学校的责任归学校,学生和家长的责任归学生和家长。既不能忽略学校的职责,也要防范“谁闹谁有理”。除此之外,可以建立兜底机制,比如引入学生伤害事故保险等。只有打消学校的后顾之忧,孩子们才能走出教室,放开手脚。(策划丨赵翠翠 漫画丨迟玉倩)

编辑:孙飞 张兆新 赵梦星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