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区情况,我比谁都清楚!”67号110警车民警老刘的最后一班岗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2日讯 10月31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极为普通的一天,但对于民警老刘,这一天却意义特殊。这一天,是他从警的最后一天,临近退休的他,迎来了自己的最后一班岗。

110岗位17年,认真处置每一起警情

“67号警车,重庆中路某交易市场群众报警发生纠纷,请迅速赶往现场处置。”

上午,刘世宏刚刚接过班,就收到指挥中心指令,刘世宏迅速赶往现场处置。经过现场询问,得知因施工产生纠纷,双方情绪激动,剑拔弩张。老刘一方面安抚双方情绪,一方面进一步询问了解详情,找到产生纠纷的矛盾点,并针对矛盾点进行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现场原本紧张的氛围,被老刘三言两语化解,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我在110岗位上干了17年了,每天在大街小巷穿梭,辖区的情况,我比谁都清楚,这里就是我的家!”在谈及自己的110工作,老刘自豪地说道。

谈话间,老刘再度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奔赴现场。这一去,他足足一个小时才返回。期间连续处置4起群众报警,中间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每起警情,他都能快速、精准地找到警情位置,在现场了解报警人诉求,争取以最短时间处置完毕。“110是关乎群众安全的平安线、生命线,群众利益无小事,每一起警情的得当处置,都能够给群众带来满满的安全感、幸福感,进而提升人民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老刘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不断学习不断提升,适应新特点新变化

“我83年警校毕业,进入公安队伍,先后从事刑事、治安、社区民警工作,2005年来到67号110警车从事接处警工作,也算是见证了李沧公安40余年的沧桑巨变。”在谈及自己的从警经历,老刘感触颇深,从警40年的他,俨然成了警营里的活化石。

据老刘讲述,最初从事110工作,只配发一部对讲机接收警情,现场也只能靠书写记录警情处置详情,在第一现场的记录、证据保存上还不够完善,后来开始配发录音笔、执法记录仪,现场情况可以通过声音、影像记录。现如今,执法记录仪已经更新到了第三代,现场影像资料可以实时上传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现场状况,做好指挥调度工作,面对突发状况,第一时间调集周边警力支援,实现了指挥、勤务一体化运行。而在人员核录、警情反馈等方面,通过警务通一键完成,真正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社会的进步也带来执法观念的改变,随着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近年来,老刘也在不断学习,适应新时代、新要求。通过参加全警实战大练兵,学习处警规范,研究处警流程、步骤及注意事项,努力把接处警工作做好、作细、做扎实,不断提升接处警工作的精准化、实战化和规范化。

“执法规范化建设确定了执法的方向,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执法的方法,让我在每一起警情中,都得心应手,妥善处置。”

对退休生活期许,对战友、对工作不舍

对于工作,老刘有着无限荣光,可是在谈及家人,他却是满脸愧意。每年执勤任务繁重,常常奔波在一线的老刘,与家人聚少离多,工作的重担自己挑起来了,生活的担子却压给了家人。

“过去的40年,为了公安事业,我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工作上,对家人缺乏关心照顾。今后,我退休了,我一定要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弥补自己这些年来的亏欠。”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老刘的最后一班岗也即将结束。看着身边的战友,摸着陪伴自己的110警车,老刘的内心五味杂陈,有着对退休生活的期待,也有对战友、对工作的不舍。岁月催白了华发,时间见证了对公安事业的热爱。老骥伏枥,平安梦想共担当;情怀可寄,新人辈出续辉煌。老刘的这份执着令人感动,也激励着更多公安民警忠诚履职、奉献担当。(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超 通讯员 李登程)

责任编辑:刘丽娜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