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态度的思想者
聚力数字经济,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近日,经十三届市委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青岛《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正式印发。这是青岛首个整体性、系统性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首次对外透露了青岛布局数字经济的总体性思路。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量。党的二十大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全国上下各省、各市展开新一轮竞速。
一汽-大众青岛生产基地
众所周知,在多年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带动下,青岛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上具有比较优势。从实施方案中可以看出,青岛要在进一步放大这一优势的同时,聚焦数字产业化、数据要素价值挖掘等新兴前沿领域发力,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13%左右,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
与此同时,实施方案中提出了22项财政支持政策,也充分体现出青岛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诚意。
从当今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看,数字经济无疑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增量。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所催生出的全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不仅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也涵盖纺织服装、汽车等产业依托信息技术所实现的价值提升。换言之,凡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都可以纳入数字经济范畴。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50.2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41.5%。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某种意义上,未来经济的竞争就是数字经济的竞争。
在国家不断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省纷纷加快行动,瞄准新方向,抢占新赛道。今年8月,山东召开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塑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努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的任务目标,全面部署数字经济发展。
柠檬豆晋级为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青岛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前排城市以及全省经济龙头,在数字经济领域也一直在谋求率先发展,加快突破。
这两年,青岛发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布局谋划24条重点发展的产业链。其中,智能家电、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都是与数字技术直接相关的产业,其中智能家电和虚拟现实两个产业获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与此同时,青岛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数字化转型不断迭代进化。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培育上取得了突出成效。卡奥斯和柠檬豆等两个“双跨”平台晋级“国家队”,产业数字化水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均居全国前列。
2022年,青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25.3%。核心产业规模占全省总量的近30%。今年上半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超过20%,发展成效显著。
青岛要做强数字经济这一“关键增量”,就是要在前期已经打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力提速,在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上实现新突破。
结合数字经济发展大方向以及青岛自身产业特色和优势,实施方案按照全面发展、突出重点的思路进行了布局。
宽泛来说,数字经济由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部分构成。而从统计口径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则是指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包括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以及数字要素驱动业等4大类。
围绕数字产业化,青岛重点聚焦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等三大领域发力,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工业软件、云服务等。这些都是青岛基础较深厚的产业领域,通过进一步推动这些产业发展,塑造青岛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一隅
围绕产业数字化,青岛将在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加快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贸服务、文化旅游等重点服务业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都市现代数字农业,培育发展海洋数字经济,以此实现产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实融合新样板。
数据,被认为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数据流动就像石油燃烧,可以产生动力,而动力则带来价值。聚焦更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实施方案也拿出了不小的篇幅进行部署。
青岛将从提升数据资源供给能力、加大数据价值开发力度、培育数据要素生态体系等三方面重点发力,如强化社会数据高质量供给,加快金融、医疗、交通、工业、海洋、贸易、农业等领域数据开发利用等,探索数据要素市场配置新路径。
此外,青岛还将进一步加强5G网络、算力中心、物联网感知设施等数字经济设施建设,打通数字经济发展大动脉,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新兴产业通常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作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集中成长的土壤,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基本遵循这样的特点。因此,数字经济要更快、更好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也十分重要。
从全国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均已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出台了相关的奖励支持政策。
此次青岛出台的实施方案,在多个领域采取创新、延续和借鉴等手段,提出22项财政支持政策。
双星工业4.0示范基地
如聚焦产业数字化的堵点难点,瞄准急需解决、又能解决的问题,设计了一批创新政策,首创提出“产业云脑+未来工厂”建设、“数字领航企业”创新奖励政策,即对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认定的“5G工厂”“数字领航企业”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
提升巩固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政策,即“对申报年度已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并新认定为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或自动化生产线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50万元、30万元奖励”;
借鉴我省和外地先进经验出台数字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即“对新完成与国家顶级节点对接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行业二级节点的建设运营单位,根据建设费用的20%最高给予300万元奖补。对全省综合评价前5位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按照省政策给予奖补”。
精心设计的财政政策充分体现了青岛发展数字经济的决心和诚意。相信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实施,青岛数字经济有望加快迈上新台阶,更快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