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13日讯 当前临近年终岁尾,生产经营进入旺季,抢进度、赶工期情况增多。加之季节交替,恶劣天气频发,对生产安全造成不利影响。近期,我市发生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追尾、生产经营单位火灾、施工项目机械伤害等事故险情,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为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坚决遏制事故发生,青岛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风险预警提示。
加强火灾事故防范
10月份青岛发生了多起生产经营单位火情,多发生在仓储、废旧场所。要紧盯仓储物流、“合用场所”等高风险领域,电竞酒店、密室逃脱等新业态场所,经营性自建房、群租房、“九小场所”等低设防场所,全面检查电气线路、电器设备和消防设施,及时清理可燃性杂物,疏通逃生通道,加强培训演练,严禁违规开展动火、用电、电气焊等作业。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防范
元旦、春节期间,人流物流集中,雨雪、冰冻、大雾等恶劣天气易导致湿滑、视线不良,高峰期道路交通压力大。要聚焦“两客一危一货一面”五类重点车辆,加强安全检查,抓好培训教育,对重点车辆实行动态监控;加强急弯陡坡、临水临崖、桥梁隧道和施工路段秩序管控,严查“三超一疲劳”、非法改装等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防范
受冬季气温低、年底抢工期等因素影响,高架桥、快速路、轨道交通、房屋建筑拆除等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多变,人员坠落、物体打击、设备倾覆风险加大。要严格公路、隧道等重大工程管理,加大深基坑、脚手架、高支模、起重机械等关键风险点排查力度,加强冬季施工教育培训,落实防火、防冻、防滑、防高坠、防机械伤害等安全措施,严惩“三违行为”。
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防范
寒冷、干燥天气易导致设备管线冻裂、泄漏,人员冻伤、中毒、滑跌等情况。要深入推进化工行业专项整治提升行动,落实领导干部包保、“两人一企”驻点监督等要求,紧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风险,严格检维修、特殊作业管理,抓好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气瓶充装等薄弱环节监管,落实“冬防”要求,严防事故发生。
加强热力行业安全防范
即将进入供热季,部分供热管网老化,抢修抢险作业增多。要组织供热企业对地下管线、热源厂、供热设备设施进行摸排,规范开展老旧管网改造施工,严格有限空间、电气焊切割作业安全管理,落实岗前培训、现场监护、劳保用品佩戴等要求,坚决避免盲目施救行为。
加强海上安全防范
四季度是渔业生产、海上作业旺季,高峰时海上作业人员达3万人。恶劣海况、大雾寒潮天气增多,易造成船舶搁浅、自沉、碰撞、走锚等险情事故。要对照船舶“一船一册”、船员“一人一档”,严格落实三级包保责任。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将预警信息发送到包保责任人和渔民手中。加强宣教及警示教育,开展渔船适航、船员适任排查。加强海洋牧场、网箱等设施安全管控,开展“商渔共治”行动,严防碰撞事故。(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超)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