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青岛打造教育执法“样板”
市北区教体局打造综合执法中心 实现多场景执法、超视距指挥
近日,市北区教体局综合执法中心在市北区合江路22号挂牌成立,这是全国首家区级教育和体育综合执法中心,为全国、全省、全市教育综合执法提供执法样板,同时也成为青岛市打造的教育执法培训基地。执法中心的建立,进一步规范教育执法行为、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整合教育执法资源,为教育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保驾护航。
截至目前,市北区教体局共完成普通程序案件处罚48件,其中吊销办学许可5件,责令停止招生3件,警告11件,处违法所得罚款案件29件,共罚没款入库36.4815万元,为学员挽回经济损失2600余万元。11月21日记者走进市北区教体局综合执法中心,了解到目前已规范建成四个功能室:阳光办案室、执法推演培训室、举报投诉处置室、执法情景模拟室。
阳光办案室融合了执法案件全程调度指挥和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两大功能。市北区教体局针对辖区跨度大,校外培训机构多而散等问题,根据数字青岛提出的深化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要求,按照“教培资源一张网、教培情况一张图、应急处置一键通”的设计思路,开展了全方位、智能化、立体化综合执法体系的创新探索,依托青岛市校园及周边安全防控预警平台,创新打造超视距综合执法指挥调度系统。通过智能化设备将校外培训机构专线联网对接教育、公安、110、119、120等平台,实现全天候、全区域的监控预警、应急处置。市北区教体局综合执法中心主任朱玉军介绍,“这套系统,让我们能够与校外培训机构实时互动,开展视频数据智能监测与分析,督促引导校外培训机构自主进行日常管理。通过这套监管系统还可以实现对执法人员现场执法的指挥调度。”
在执法推演培训室内,可以模拟校外培训机构现场执法情境,可实现桌面现场检查、证据提取脚本推演,参与实训人员进行角色扮演,以实际案例开展现场执法培训。举报投诉处置室,主要进行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12345热线等各类投诉的接件、分配、联系、处置等工作。对电话调解不成功的当事人进行约谈,现场进行面对面调解。执法案例展示室内,精选了执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10个案例进行展示,提供纸质案例档案,让执法人员洞悉案件查处全过程,提高执法案卷整理归档能力。
朱玉军介绍,市北区教体局综合执法中心成立后,将进一步推动教育综合执法制度化规范化,通过收集整理涉及教育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形成市北区教育执法规范手册,进一步健全持证上岗、执法记录、自由裁量、执法公示、执法听证等执法程序制度,确保依法依规开展执法。同时,为组织内部人员执法培训提供了平台,可定期开展执法“大练兵”,重点对执法标准、执法流程、执法用语以及突发事件应对等进行实操演练,切实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还能联动整合教育和体育执法力量,加强教育部门与相关主管部门、执法部门联动,推动执法检查常态化,制定常态化检查清单,开展常态化巡查。
市北区将通过不断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依法严格查处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高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效能,积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近年来,青岛市市北区教体局针对教育综合执法薄弱环节,以承担青岛市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在全市率先推出教育行政执法五大制度,率先建立教育综合执法队伍,率先实施执法案件查处,率先打造执法流程样板,率先规范执法文书制作,率先实行罚缴分离,形成了一整套可供复制和借鉴的教育执法经验,教育行政执法工作走在省、市前列。
两年来,市北区教体局先后四次在教育部组织的座谈会上做教育行政执法相关工作典型发言,进行“行政执法案卷”展示。市北区“‘双减’政策背景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区域探索”项目获第七届青岛市教育改革优秀成果。教育行政执法工作流程,被市教育局作为范本报送到教育部。(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责任编辑: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