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20秒救回一命!青岛大妈突发心脏病倒地,急救从电话接通开始

11月7日10:15,一通急促的求救电话打到120调度大厅,“峰山路85号医保城门口,一名67岁的大妈晕倒了! ”打电话的人叫孔静,是医保城的工作人员。

青岛市急救中心调度员宋萍。

接电话的是青岛市急救中心调度员宋萍,“医保城门口,也许病人本来就身体不舒服过来拿药。”调度员的职业敏感性让她意识到情况非常危急,她在立即调派救护车赶往现场的同时迅速进入急救优先调度系统(MPDS)的相关预案,与孔静沟通并立即进行电话指导,生死救援、刻不容缓。

宋萍:“您好,请不要挂断电话,我将仔细告诉您接下来该怎么做”“您不要着急,救护车已经派出,我这边电话指导您。 ”“病人现在清醒吗? ”……

孔静:“不清醒了!不清醒了! ”

病人意识丧失!宋萍立即对病人进行呼吸的诊断。

宋萍:“她有呼吸吗? ”

孔静:“还有呼吸,但好像不正常了! ”

孔静这边虽然慌张但还能保持着冷静,详细地向调度员介绍着病人情况。病人已进入昏迷状态,宋萍立即指导孔静开放气道,并进行专业的呼吸检测。

宋萍:“仔细听好,让她平躺,拿掉她头下边的所有东西。现在把你的一只手放在她的额头上,另一只手放在她的脖子后面,让她的头后仰一点。这样气道就打开了…”“把你的耳朵凑近她的嘴。你能听到或感觉到她的呼吸吗? ”

孔静:“呼吸呼吸,她在呼吸……”

病情反转

病人没有呼吸

简单了解了情况后,宋萍立即启用呼吸检查诊断工具,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专业检测。

宋萍:“仔细观察她,告诉我你看到或听到了什么。她每吸一次气,你就说吸气了,现在开始。”“第一次呼吸,有没有吸气? ”

孔静:“有吸气,有吸气…”

宋萍:“好,第二次呼吸有没有吸气? ”

孔静:“没有没有,嘴巴发青了。 ”

第二次呼吸诊断出现了异常,为了确保病情的准确判断,宋萍再次谨慎确认:“我们只有8秒钟的间隔时间,把你的耳朵凑近她的嘴,你能听到或感觉到她的呼吸吗? ”

孔静:“没有了,没有了…现在听不到。 ”

病人的呼吸是无效呼吸,必须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才行!宋萍准确判断病情并及时在电话中对孔静开展心肺复苏的指导。

胸外按压

奇迹终于出现

病人无呼吸!宋萍立即指导孔静实施胸外按压。对按压部位、按压手法、按压频率、按压深度进行了详细专业的指导。“女士,您不要紧张,一定按照我说的做,我现在教您怎么做胸外按压……” “1、2、3、4…… 1、2、3、4…… 1、2、3、4……”“按照我这个频率,不要中断按压,这样做会对病人有帮助,急救车已经在路上了……”

发现病人目前没有呼吸,孔静有点慌了神,但是无论如何,此时此刻救人是最要紧的!她全神贯注,按照调度员的指导一步一步地进行心肺复苏。

调度员宋萍一直这样喊着按压节奏,跟孔静一起经历了几百次按压,6分20秒,电话内清楚地听到病人的呻吟声,奇迹终于出现了!

孔静:“她的腿能动了,能动了! ”

宋萍:“好,停止按压!我们再来检测一下呼吸,她每吸一次气,你就说吸气了,现在开始。 ”

孔静:“吸气、吸气、吸气,有呼吸,呼吸正常了! ”

而在此刻,电话里传来救护车由远及近的警笛声,宋萍知道,救护车已经到达,患者呼吸暂时恢复,需要120急救人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她这才挂断了电话。

讲述

虽然害怕 但救人最重要

记者从青岛市急救中心了解到,病人目前在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急救科接受治疗。昨天晚上,早报记者也与这场“生死救援”的最大功臣——峰山路85号医保城工作人员孔静取得联系。接到记者的电话,孔静感到十分意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小事。 “大妈是我们家的老顾客了,经常到我们这来买药,大概上午九点半吧,大妈到店里说血压有点高,让我帮忙给量量血压,然后在店里坐了会,我们聊了聊天,后来她觉得自己好点了,就站起来准备出门。 ”孔静回忆道,“她往外走的时候我就发现她身形有点晃,我就说‘大妈您怎么了?要不然再坐一会吧。 ’但是我感觉她当时已经听不到我说话了,我眼睁睁看着她晃晃悠悠顺着门就往下倒。 ”看到眼前的情形,孔静立马冲上前去扶住了大妈。 “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我很害怕,而且当时店里就我一个人,情急之下我立刻拨通了120。 ”

接着,在医保城门口就发生了前文描述的紧急救援的一幕。

采访中,早报记者了解到,孔静今年31岁,在医保城已经工作了3年的时间,这也是她第一次紧急救人。“一开始我真的有些六神无主了,还好电话里调度员十分专业耐心,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教我怎么做,我就慢慢冷静了下来。”孔静说,“当时听到要进行心肺复苏有些紧张,虽然之前接受过相关培训,但是从来没有亲身实践过,我就按照调度员说的进行按压。”孔静表示,因为当时过于紧张,所以具体和调度员说了什么自己也记不清了,就觉得救人要紧,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在看到大妈恢复呼吸后,自己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从打电话到急救车抵达现场,大概只过了10分钟的时间,看到大妈能呼吸了、腿也能动了,我就放心了。 ”

“我之前听大妈说过,她有一次在公园锻炼也是突然晕倒被送到医院了,当时我第一时间想到这个就赶紧给120打了电话。当时抢救过程中,我脑子里什么都没想,就想着按照调度员说的进行抢救,120来了后我站起身时发现腿都麻了。 ”孔静说,“现在回想起来也有点后怕,但是当时在那种情况下真的什么也顾不上了,就觉得赶紧救人,我觉得大家在遇到和我一样的事情时,肯定也会做出同样的行动。 ”

延伸

保持通话听从指挥施救

早报记者了解到,在这之前,青岛市急救中心通讯调度科已有多次通过MPDS电话指导实现远程急救的成功案例,可以说每一次患者的成功救治都离不开现场市民的冷静沉着,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说清准确地点,并且能够听从调度员的指挥,及时对病人开展急救操作,成功挽救病人生命。

据介绍,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能不能在这宝贵的4分钟内对病人开展及时有效的急救操作显得格外重要。尤其面对突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时候,及早识别并开展心肺复苏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有些市民会说我不会做、听不懂,这没有关系,相信调度员,耐心听从调度员指挥,回答调度员的所有问题,按照调度员的电话指导及时开展自救与互救指导非常重要。可能有些市民会疑虑,与调度员一直保持通话会影响急救车的运行,这一点无需担忧,调度员会在关键问题问询结束后立即调派救护车辆,通话过程中救护车就已经在路上了,调度员与市民的通话是不影响急救车运行的。

同时,青岛市急救中心也表示,欢迎广大市民来急救中心学习急救技能,让急救技能惠及千家万户,为自己更为身边人贮存一份爱的力量。

我市已投放“救命神器”519台

当心跳骤停时,最佳抢救时间是“黄金四分钟”。如果施救者利用除颤器对倒地的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是最有效的办法。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是一种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使用的便携式医疗设备,被称为“救命神器”。 AED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成功率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

目前,青岛已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场所配置AED的通知》,提出力争到2021年底实现所辖区域AED配置全覆盖。据了解,自2018年起,青岛市通过政府投资、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政策支持等不同方式,在全市公共场所、大型写字楼、企事业单位以及部分大学校园等单位配置519台AED。在山东省内,青岛是AED投放密度最大的城市。到年底,青岛市的AED将争取投放配备到1000台。

同时,青岛市应急管理局将加大急救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结合“第一响应人”活动,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现场培训等渠道,开展公众急救和AED操作培训及公益性宣传等活动,年内AED培训持证上岗人数达到1350人以上。(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文超 通讯员 井国防 照片均由本人提供)

责任编辑:孙源熙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