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评说 | 从《我本高山》和《吾爱敦煌》看批评生态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最近,有两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引起热议:一部是以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为原型创作的《我本是高山》,另一部是以“敦煌女儿”樊锦诗为原型创作的《吾爱敦煌》。这两个原型人物,一个拯救学生,一个拯救古迹,都是人们心中的英雄,这两部作品被称为“国产女性英雄主义”电影。

1

对于主要演员来说,这两个角色都不好演。为什么?因为原型人物光芒万丈,如何演出这种“光”?应该说,两位主要演员都下了功夫。

比如,张桂梅的扮演者是海清。如果留意海清近年来的作品,会发现她演戏越来越“狠”了。从《隐入尘烟》中生活在底层的农村妇女,到《平原上的摩西》中对生活极其疏离的文艺女中年,她都进行了非常精彩的演绎。这一次,为演好张桂梅,海清在外形上尽力贴近人物,天天晒太阳晒出了皱纹和斑。在电影拍摄期间,海清几乎完全以张桂梅的方式生活,手上贴着膏药,虎口关节开药瓶……她真正沉浸到角色中去了。

樊锦诗的扮演者陈瑾,坦言这是“从业以来最难演的角色”,“她在敦煌守护了六十多年,似乎风沙水土所蕴含的精神都凝结在她身上,这种气质是长期培养出来的,哪里是一个演员在那装模作样可以表演出来的?”不过,陈瑾用身心投入,通过全方位走近樊锦诗,最终生动演绎了这一形象。两位演员都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2

对于影片内容来说,这两部电影都有值得深思的地方。两者都有很强的纪实风格,在主角台词方面比较节制,主要用镜头语言来呈现人物的情感涌动。但内容方面,都引来了一些质疑,既有剧情上的,也有电影形式上的。

比如,《我本是高山》中,“张桂梅”几次支撑不下去的时候,电影闪回的都是去世的丈夫。现实生活中,张桂梅学生的父亲酗酒,到了影视作品里,变成了母亲酗酒。很多网友认为这有悖真实,让人无法信服。《吾爱敦煌》中,樊锦诗的个人经历、敦煌的历史地位等都没讲清楚,除去主角之外,其他人物形象几乎都不饱满,有网友说“看了一个多小时的流水账PPT”。虽然编剧、导演等主创人员,事后各自给予了回应,但都未能平息质疑。

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如何理性发声也是一个问题。诚然,观众看了电影,就有评论的权利。只要观影体验不好,就有权给差评。正如茅盾所言:“批评一篇作品,不过是一个心地率直的读者喊出他从某作品所得的印象而已。”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就是先看作品再评论。但目前情况是,有些人连电影都不看,只看了一些短视频或者网上的只言片语,就对电影进行恶评,这样的跟风着实要不得。有的人虽然看了电影,但为了吸引眼球、博取流量,在评论时将个别细节从整体情节中抽离出来,进行片面化批评,对电影进行扭曲。多一些就事论事,少一些上纲上线,是评论的基本要求。

3

专业的声音不能缺席。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众多影视类自媒体涌现,吸引了大量粉丝,但其专业水平良莠不齐,输出内容泥沙俱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自然是应该的,但众声喧哗之下,专业影评人不能失声。

比如,《我本是高山》《吾爱敦煌》这两部电影,优缺点各在哪里,专业影评人不能只说好话捧场,不提批评意见。批评界的“好好先生”,大概率会被网友无视。这就需要专业人士积极发声,勇于担责,把理性声音传递出来。

当下,我们不仅需要优秀的电影作品,也需要良好的电影批评生态。相关各方应一起努力,让专业批评与大众批评和谐共存,让批评有理、有据、有节,让影视批评与影视产业形成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王学义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