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转型千帆竞,勇立潮头踏浪行!青岛日报社74年再出发 ©原创 2023-12-12 18:04 0 有态度的思想者“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初冬时节的张村河畔,一场全新的生产力变革,正在孕育发生。12月10日,恰逢《青岛日报》创刊暨青岛日报社成立74周年纪念日。上午10时,由青岛日报社(集团)与崂山区政府平台公司——青岛巨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建设的观海文创产业园破土开工,由此标志着,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岛日报的跨越发展翻开崭新一页。 观海文创产业园项目开工。“宣传也是生产力” “文化软实力,发展硬支撑”,在青岛城市更新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如火如荼的关键时点,青岛日报社(集团)和崂山区抢抓株洲路、张村河片区升级改造的重大机遇,共同开发建设观海文创产业园,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为全市“四新”经济发展再添一抹亮色。而对于走过74年辉煌历程的青岛日报而言,这次开工,是报业多元发展的重要成果,亦是出发的号角、奋进的凯歌。未来,这一拔地而起的产业园将创造新的经营业态,激发党报发展新活力,催生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老报纸”向“新报业”跨越转型。01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如何盘活存量资产,拓展经营业态,在满足报社发展需求的同时加速产业转型,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既是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更是一次对未知领域的大胆探索。 观海文创产业园鸟瞰图。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青岛日报社(集团)在正确认识媒体融合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守正创新、加快转型,2021年提出开发观海文创产业园,建设一个集产业孵化、培育及发展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科技示范园区。出击创新、聚力落实!经过两年的谋篇布局,观海文创产业园从蓝图变为现实。项目占地40亩,由青岛日报社(集团)与崂山区政府平台公司青岛巨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建设。此次新开工规划3个楼座,占地30亩,建筑面积约7.48万平方米,包括地上5.30万平方米、地下2.18万平方米,投资约3.7亿元。这是一个全新的产业生态——立足于搭建全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园秉持“产业+人文+生态”的理念,聚焦科技、文化等元素,在满足企业研发、生产、办公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技术及文化科技产业的服务性功能,致力于打造综合性文化科技示范园区。这是一次媒体融合的深度探索——园区聚焦媒体融合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升自主技术研发能力,将为报社(集团)转型发展、深耕文化产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智慧供应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守正与创新的统一,释放出巨大的文化张力和综合效应,青岛日报社(集团)在“创”与“闯”的全力奔跑中,实现与城市的“双向奔赴”。02 转型发展、初心永恒 媒体的变革和发展,从来与时代大潮同频,与城市发展同进,与技术创新同行。1949年12月10日清晨,散发着油墨清香的《青岛日报》发表了《为建设人民的新青岛而奋斗》的创刊献辞,第一次向这座城市以及海内外发声。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74年来,《青岛日报》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饱蘸理性与激情的笔墨,为全市改革发展鼓与呼,同全市千万市民心连心,守望、记录、阐释着青岛开创开拓、闯关夺隘的发展蝶变。 位于太平路33号的青岛日报社(集团)办公大楼。斗转星移,纸墨凝香,青报人的赤诚初心璀璨如新。作为记录者、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一代一代青报人用一篇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记录变迁、讴歌时代,绘就了新闻事业的“神圣年轮”,书写精彩厚重的“青岛日记”。进入新时代,移动互联网浪潮滚滚,新兴技术日益改变社会生产生活,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地向移动端转移。青岛日报社(集团)开始了从传媒、融媒到智媒的迭代革新。 位于株洲路190号的青岛日报社(集团)办公大楼。2018年底,青岛日报社布局崂山区,从太平路33号到株洲路190号,是物理空间的跃迁和拓展,是再奏新章,亦是再次出发。2020年,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正式上线,依托强大媒体资源,聚力媒体深度融合,“一超多样”全媒传播矩阵逐渐形成,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塑成优势。创新在继续,信心在升腾——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坐标、找定位,想市委之要想,实施“六大件”顶格宣传,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在出圈破阵、融合聚变中勇往“纸”前、入无“纸”境,实现客户端、网站、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学习强国号等立体传播,以“深度改革”倒逼“深度融合”;在深耕定制、贴近服务中谋合作、促发展,全面推进“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传播运营模式,承办青岛品牌日、宜博会、品博会、手造节等活动,加力突破媒体“四新”;……怀着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追求卓越的决心,大刀阔斧推行融合创新改革,青岛日报社(集团)坚定不移推动“老报纸”向“新报业”跨越转型,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历史。时间的脚步永远向前,事业总是在继往开来中迎来新的出发。今天,观海文创产业园开工建设,必将推动党报事业枝繁叶茂,让主阵地更坚固、主旋律更高昂、正能量更充沛。03 催生融合“化学反应”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持续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媒体融合任重道远,主流媒体重任在肩。 观海文创产业园效果图。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通过机制变革产生的深刻的化学反应。当时代的追问与挑战接踵而至,青报人选择把握新媒体技术革命新趋势,抢抓株洲路、张村河片区升级改造新机遇,以传播技术杠杆撬动“文化+”“融媒+”,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带动区域文化产业提质增效。从区域发展看,时下,在株洲路190号周边,虚拟现实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国家E级超算中心等新经济已郁郁葱葱。观海文创产业园开工建设,未来将搭建起全新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赋能区域发展、助推产业升级,加速虚拟现实、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产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带动周边片区活力提升。从报社发展来看,置身于崂山区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我们触摸时代脉动、关注城市走向,以改革者的激情把媒体融合推向深入,加快推动“老报纸”向“新报业”跨越转型。观海文创产业园开工建设,为报社(集团)内聚平台、外建生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开拓新领域、创造新机遇,进一步创新拓展经营领域和业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报业转型千帆竞,勇立潮头踏浪行!这是我们给时代最好的回答,是与城市最深情的呼应。相信产业园的建设运营,一定会为报社(集团)转型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以文化“软实力”为区域发展提供“硬支撑”!作者 |蔺君妍 编辑 | 三良 往期精彩内容正在开发,欢迎关注!如果您有意见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