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院士专家齐聚,这场论坛助推青岛人工智能跑出“加速度”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14日讯  在人工智能技术革命的新时代,我们该如何理解数学与可解释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近日,数学与可解释人工智能发展论坛暨金海晏阔高端研讨会(第八期)在青岛大学浮山校区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主办,青岛协同创新金融研究院、青岛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山东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承办。

以“数学与可解释人工智能发展”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这一变革性战略技术的科技前沿和产业应用,从科研、技术、投资、管理、创新创业等多个领域,就人工智能及相关学科发展与产学研交流合作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以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跨国界协同创新,促进山东省人工智能产业链与科研链融合发展。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索伯列夫数学研究所长特聘顾问Dmitry Sviridenko,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教授Palchunov Dmitry,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副教授、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数学与信息学联合科学委员会科学秘书Gulnara Yakhyaeva等多位院士与专家作主旨演讲。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索伯列夫数学研究所长 特聘顾问Dmitry Sviridenko主旨演讲

全球共赢,破解发展难题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日趋成为各国竞争力角逐的主赛道。

截至6月底,全球人工智能企业共计3.6万家。其中,美国人工智能企业约1.3万家,数量位居全球首位,在全球占比达到33.6%;中国紧随其后,占比为16.0%。 什么是可解释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系统的基本属性,可解释人工智能用于解释人工智能所做出的每一个决策背后的逻辑,是实现透明度、可问责以及其他伦理价值的基础。可解释性越强,人们也就越理解、信任模型,因此,可解释性是人工智能技术在诸多领域应用的先决条件。

现场,崂山区副区长刘凌表示,科技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为避免创新缺失导致产业链发展缺少核心技术支撑,阻碍产业链升级,崂山区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之初,就明确了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共融的发展格局,立足校企合作产学研需求和紧缺人才与技术需要,与驻区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展开合作。前不久在崂山召开的千山峰会上,上线了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地图,同时开设了人工智能专场产才融合对接会,为校企引进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

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表示,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数据和算力资源日益丰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然而,机器学习算法因缺乏可解释性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尚无法大范围应用,尤其在安全、监管、金融等领域,可解释性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先决条件。因此,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可解释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战略意义。本次活动是推动良性循环、有效贯通、深度融合的有益尝试,希望利用这次机会深度交流,从学术到成果转化到产业化,从技术突破到人才培养,取得丰富的交流成果。

Sviridenko介绍了其最新成果语义人工智能的底层技术创新及其应用场景。语义人工智能以任务为导向,以模型论中的sigma公式、delta0公式、模型存在定理、Gandhi定理为基础,结合以数据为基础的机器学习模型与以现有知识和逻辑为基础的语义AI,可提高运算速度且具有可解释性,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最优效果,显著优于目前流行的神经网络技术,已在数字孪生、机器人、网络安全、自然语言处理、金融科技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Palchunov介绍了基于模型论的语义模型在大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语义模型采用领域本体、一般性知识、领域案例和概率模糊化这四层知识表示结构,更适用于领域专家对目标领域知识进行形式化表示。采用语义模型的符号推理作为可解释人工智能的一个发展方向,相较一般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方法有着计算逻辑清晰,计算复杂度低等优势。该模型已在疾病诊断辅助,移动网络套餐推荐等方向成功落地。

俄罗斯著名人工智能企业家Vitaly Gumirov主旨演讲

此外,俄罗斯著名人工智能企业家Vitaly Gumirov,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张成文,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程健,华为山东产业发展与生态青岛区CTO邱敏,百度AI技术生态部产品运营经理丁进分别作主旨演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许尚侠现场演绎古琴曲。

本次论坛参会共百人,其中包括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多名教授学者,百度、华为、中科曙光、海纳云等2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的高管与研发代表,青岛银行、平安银行、青岛市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青岛西海岸金融发展有限公司等多位金融领域的负责人。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张成文主旨演讲

数智融合,聚焦产业新未来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深刻改变着生产与生活,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

近年来,崂山区“抢跑”人工智能赛道,打造人工智能应用高地。早在2015年,就布局发展人工智能产业,2019年发布了山东省首个区县级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年启动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工作。同时,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专业园区,崂山区聚焦高质量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链,加快推进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努力在全市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建设中走在前、蹚新路。目前,崂山区人工智能产业链规上企业营收约193亿元,增长64%,集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近200家,较去年新增50家。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累计培育上市企业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瞪羚”企业21家,人工智能的产业引领与聚集赋能作用逐步显现。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程健主旨演讲

2022年8月12日,《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明确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用于重大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应用场景。响应国家号召,崂山区集聚科技资源优势,以创新链为载体,为人工智能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打通渠道,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跨国界交流与产学研合作。例如,山东大学金融量化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青岛协同创新金融研究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彭实戈教授团队所展开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应用转化有重要推动作用;青岛大学与俄罗斯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多年科研合作基础。“未来两年,我们将联合山东大学、青岛大学、青岛协同创新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加快推动综合服务区、科创基地等重点项目布局落地,构建集聚共生的生态圈、未来城,加速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向世界展示‘青岛智慧’‘中国方案’。”刘凌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通讯员 王甜甜 文/图)

责任编辑:周晓

分享到 分享